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毛泽东当初是如何发现井冈山的
2011-12-26 13:59:40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刘继兴 【 】 浏览:762次 评论:0
 毛泽东当年在秋收起义后,选中了井冈山作为落脚地,不能不说是天才的选择。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山高林密,翠竹长青,山泉淙淙,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它处于两省四县的交界处,两省即湖南、江西,四县即遂川、永新、宁冈、酃县,在那湘、赣军阀各自为政的年月里,交界处最容易求得生存。
那么,毛泽东当初是如何发现井冈山的呢?
  据了解,毛泽东是在两次听别人说到井冈山的情形之后,才知道了这座原来鲜为人知的大山,并最终将其作为武装斗争之依托,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考察了湖南的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5个县的农民运动,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毛泽东考察5县的行程具体来说是这样的:1927年1月4日从长沙启程,先到湘潭湘乡县考察;1月15日至24日上午在衡山考察,下午回到长沙郊区考察;27日至2月3日到醴陵考察;2月4日回到长沙,在长沙县郊区了解农运情况;2月5日,毛泽东便结束历时32天的湖南5县的考察。
  就在这32天的考察期间,毛泽东第一次听说了井冈山。
  最初向毛泽东推荐井冈山的人,应当说是衡山县妇女会干部张琼。这个说法来自于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朱本良。据他了解,那是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在1927年年初来到湖南衡山县城,访问过当地的妇女会干部张琼。张琼说起她有个表兄,遭国民党追捕,无处可逃,逃进了井冈山。那儿山高皇帝远,国民党鞭长莫及。她的表兄在井冈山上躲了几个月,摸清了山上的详细情形,知道山上有“山大王”——土匪盘踞。
  据衡东县委党史办、衡山县委党史办、中共南岳区委宣传部编撰的《云气纵横话衡岳》一书记载,毛泽东是于1927年1月15日至24日上午在湖南衡山县考察的。在此期间,他曾先后两次召开妇女座谈会,了解有关妇女方面的情况。第一次妇女座谈会是于1月15日到衡山县白果镇后,在芳山公祠召开的。第二次座谈会是1月20日到衡山县城后,于23日在县妇训班召开的。张琼应该是在1月23日的座谈会上和毛泽东提及井冈山的。
  毛泽东第二次听说井冈山是在时隔7个月之后。
  1927年8月7日,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赣、粤4省发动秋收起义,会后党中央派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赴湖南,负责改组湖南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改组后的中共湖南省委前委决定由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
  1927年9月初,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集湘赣边界各县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会议,部署秋收起义的行动计划。前委把参加秋收起义的革命武装5000余人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原武汉中央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任总指挥,原警卫团副团长余洒度任师长。全师分3个团:第一团由警卫团大部、平江工农义勇队和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二团由安源工人纠察队、安源矿警队和安福、永新、莲花、萍乡、醴陵等县部分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三团由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工农义勇队组成。前委计划:在当地农民起义军的配合下,第一团夺取平江;第二团夺取萍乡、醴陵;第三团夺取浏阳。上述任务完成后,三路齐向长沙推进,夺取长沙。
  正是这次会议,吹响了秋收起义的冲锋号。会议对秋收起义暴动的军事计划做了详尽的部署后,毛泽东忽然对众人说:“大家还要考虑一个问题,有道是有备而无患,倘若暴动失利,我们往哪里退却?”
  兹事体大,众人都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坐在毛泽东对面的二团团长王兴亚说:“要是我们打输了的话,就退到我的两个老庚(即结拜兄弟)那儿去,那个地方到处高山大岭,林深草密,连绵几百里,安得下千军万马,还怕容不了我们几千人?”
  与会者中有人迫不及待地问:“这地方叫什么?”
  王兴亚回答:“井冈山嘛,你们没听说过?”
  毛泽东听到“井冈山”三字,明白了就是衡山县妇女会干部张琼此前曾和他提及的那座山,他兴致勃勃地说道:“兴亚同志能不能把你两个老庚和井冈山的情况说清楚一些?”
  王兴亚团长曾参加北伐战争,当过北伐军营长,负伤后回湖南老家,到井冈山一带领导农民运动,对井冈山的情况比较熟。王兴亚在任安福县农民自卫军的首领时,1927年7月与袁文才、王佐一同率队打下过永新县城。于是他就扼要地把袁文才、王佐怎样与官府豪绅结下怨仇,逼迫投身绿林,又怎样参加了大革命等情形以及井冈山是如何地有利于与官兵兜圈子、保存自己讲了一遍。众人听后都甚感兴趣。
  毛泽东也觉得井冈山是个日后积蓄力量打击敌人的好地方,也就决定一旦情况有变就上井冈山。
  秋收起义受挫后,起义队伍撤退到浏阳的文家市。在文家市召开前敌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攻打长沙,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去立脚的主张。会后毛泽东率领队伍转战湘赣边界,上了井冈山。
  当时井冈山有实力的两支农民武装领头人是袁文才和王佐。他们最缺的是枪。毛泽东送108支枪给袁文才,又送70支枪给王佐。向来讲究义气的袁文才和王佐也投桃报李。袁文才送给毛泽东部队600块大洋,王佐一下子给了毛泽东部队50000斤谷,使毛泽东的部队有了钱粮。袁文才此前已经加入了共产党,王佐呢还对这样的合作将信将疑。很快,毛泽东设计伏击了王佐的仇敌——地主武装头子尹道一,并将其活捉割下脑袋送给王佐。王佐见了尹道一的脑袋,连打几个耳光方才解气。从此,王佐心悦诚服地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加入到毛泽东的队伍。
  1928年2月上旬,袁文才和王佐两支队伍接受改编,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正团长为袁文才,副团长为王佐,何长工为团党代表。后来,王佐还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就这样,毛泽东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壮大了队伍。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各地共产党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纷纷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燎原之势,最终夺取了全国的胜利。△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