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科技成为缓解能源危机的关键
2011-12-19 10:01:36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林 英 袁于飞 【 】 浏览:503次 评论:0
 国土资源部日前首次向公众发布《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最新成果: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2万亿立方米,石油地质资源量881亿吨。与2007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相比,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增长49%,石油地质资源量增长15%。
  近几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连续超过50%,油价一路攀升。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0%,石油占18%,天然气占4%,这种“缺油少气富煤”的能源格局令国人担忧。这次最新成果的发布,说明我国的能源结构将发生改变吗?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

我国的能源结构将油气并举
  彭齐鸣表示,动态评价表明,我国石油年产量2亿吨水平可延续到2030年以后。天然气20年可累计探明10万亿立方米以上。到2025年前后,我国自产油气“二分天下”的格局将初步形成。
  彭齐鸣介绍,“十一五”期间,全国油气勘探累计投资2788亿元,比“十五”翻一番。全国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7.5亿吨,较“十五”增长15.4%。相继探明古龙、塔河、兴隆台、南堡、埕海、姬源、华庆等7个地质储量大于1亿吨油田,其中4个位于开展动态评价的鄂尔多斯和渤海湾盆地。2010年,全国生产原油2.01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从“十五”末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第4位。
  全国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1万亿立方米,较“十五”增长14.8%。相继探明徐深、靖边、普光、克拉美丽、塔中I号等10个地质储量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气田,其中7个位于开展动态评价的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942亿立方米,较2005年翻一番,从“十五”末的世界第14位跃升到第6位。2030年天然气产量可接近3000亿立方米。

勘查技术进步探明更多油气资源
  彭齐鸣表示,与2007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相比,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增长49%,石油地质资源量增长15%,这得益于我国勘查技术不断进步。
  他介绍,依靠石油勘查技术的进步,渤海湾盆地滩海、海域中深层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盆地地质资源量由225亿吨增加到277亿吨。北部湾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增长1倍,净增7.6亿吨,珠江口盆地净增1.3亿吨。
  他表示,我国还在南海北部深水海域首次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我国深水勘探的重大进展。在西部柴达木盆地发现了新的含油气目标区。

开采技术突破提高油气可采量
  彭齐鸣说,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到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4大产油国和第6大产气国。
  据动态评价报告显示,即使不包括南海南部海域的资源,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已经达到233亿吨。其中,因为深层开采技术取得突破,渤海湾石油地质资源量由55亿吨增加到66亿吨。鄂尔多斯盆地低渗、特低渗储层开发技术的进步,使可采石油资源量由17亿吨增加到25亿吨。
  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的提高也得益于技术进步。例如,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开发技术的进步使得其可采资源量由2.9万亿立方米增加到8.9万亿立方米,增加了2倍多。
  彭齐鸣表示,我国还有一种重要的能源:页岩气。据初步估计,我国有31万亿立方米的页岩气资源。如果能在页岩气资源开采技术上取得突破,研制出开采设备,仅页岩气资源就可供我国使用数百年,能有效缓解日趋紧张的能源危机。△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