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新能源”行业难解电荒之急
2011-12-15 09:43:0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 】 浏览:816次 评论:0

面对火电企业投资的连续下降,决策层加大了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力度,近期更是出台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及增加补贴资金等举措。但是在占比不足4%电力的现状下,期待“新能源”能够缓解缺口越来越大的电荒,不过是杯水车薪。

据统计,从2006年6月开始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开始,经过四次调整,标准已经从最早的每千瓦时0.1分钱变为如今的0.8分钱。由于电价附加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尤其是风电。“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5年翻番,成为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第一大国。而今年1至10月,全国风力发电量达到58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56.9%,占到全国发电量的1.5%。

按照电监会规划,“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预计到2015年风电装机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达1900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比重将超过3%。而截至10月底,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3913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净增1481万千瓦,同比增长61%。

尽管发展势头猛不可挡,但是眼下风电占到全国发电量1.5%的现状,让新能源缓解电荒的期待变得遥不可及。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认为,风电贡献电量为总量的1.5%,太阳能则可以忽略不计。这都表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内的电力主要还是以煤电为主。“发展风电和太阳能是支持清洁能源,不是为了解决电荒,风电和太阳能所占比例太小了。而且由于清洁能源增量满足不了能源需求的增量,煤炭绝对量还会持续增加。”

“新能源的经济性就被过度高估,这不仅会因为舆论误导导致政府和企业盲目上马风电项目,更会因煤电投入流失导致更严重的电荒。”林伯强说,新能源是能源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但不能本末倒置,社会各界对于由谁来担负并网成本、远途输电成本缺少周密计划。

能源专家李朝林也表示,决策层与其在当下花大价钱补贴新能源产业,莫若把注意力放在提高既有能源的利用能效上。换句话说,提高能效是目前可以获得的最便宜的能源。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