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秋蕾 北京报道 12月6日~9日,2011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在京召开,第五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出席会议,对国务院批转办理的33处申请晋升和调整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审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干杰在会上提出工作要求,强调评审纪律,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干杰向与会评委通报了3点情况。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落实情况。李干杰说,有关部门和地方在2011年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国办《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相关文件,组织开展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督察。国家林业局和上海市、山东省、江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等制定了实施意见。环境保护部将认真汇总各部门、各地区贯彻落实国办《通知》的情况,适时向国务院报告。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7部门联合开展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从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范围界线与土地权属、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经费保障程度、资源本底调查与监测、规划实施、能力建设等10个方面,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升,同时也发现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如一些保护区管理尚不到位、工作理念有待提升、资金投入不足等。评估组对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卫星遥感监测及实地核查情况。环境保护部利用环境一号卫星,对33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卫星遥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程度不同的人类活动,有的保护区情况还比较严重。环境保护部把违法违规情况分别通报给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予以挂牌督办。今后,环境保护部将进一步完善“天地一体化”监控体系建设,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服务。
经过3天多的紧张工作,全体评委以科学严谨、客观公正、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了评审工作。李干杰在会议总结时指出,本次评审的申报材料更为规范、实地考察更为深入、介绍汇报更为翔实、审查评议更为全面,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通过审查,有利于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和类型结构,提升整体保护效果,对于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评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李干杰还要求,要认真做好意见反馈、社会公示和遥感监测等后续工作,尽早向国务院提出审批新建和调整自然保护区的审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