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产业转型何以推动区域变身?(一)
2011-12-09 09:54:4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2060次 评论:0
  位于杭州市北部的半山和北大桥两个传统老工业区域曾经污染严重,厂群矛盾突出。几年环境综合整治过后,蓝天碧水青山重现

 

    中国环境报记者 钟兆盈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提起杭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举世闻名的西湖,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杭州也有两片烟囱林立的传统工业区域,这就是位于杭州市区北部的半山和北大桥区域。曾几何时,这里的企业污染严重,当地居民纷纷投诉。


  杭州城上空的阴影何时才能散去?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从2007年起,杭州市委、市政府在这两个区域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在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杭州市先后更换了3任市长,无论谁上任始终一个信心:半山和北大桥整治要一抓到底,不达目标绝不收兵。


  有付出必有收获。几年下来,关停搬迁企业416家,美化三大公园获得“国家森林公园”的桂冠,整治河道40多条(段)长达百余公里。效果也很显著:化工企业的烟囱一根一根消失了,小区周边绿色屏障一天一天多起来了,坑洼土路变大道,脏臭河水变清澈。


  半山和北大桥区域居民生活环境跨越式提升的背后是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成功。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场巨变?记者日前走进杭州半山和北大桥,进行了“零”距离的采访。


  老工业区污染扰民严重  环境综合整治刻不容缓


    半山和北大桥两个传统老工业区域位于杭州市北部。其中半山区域包括了杭州市拱墅区半山镇、康桥镇和余杭区的崇贤镇,面积约75.41平方公里;北大桥核心区南起余杭塘河、北至留祥路、东起莫干山路、西到丰潭路,总面积6.04平方公里。比起半山地区,北大桥更属于杭州的市区概念。

半山和北大桥两个传统老工业区域位于杭州市北部。其中半山区域包括了杭州市拱墅区半山镇、康桥镇和余杭区的崇贤镇,面积约75.41平方公里;北大桥核心区南起余杭塘河、北至留祥路、东起莫干山路、西到丰潭路,总面积6.04平方公里。比起半山地区,北大桥更属于杭州的市区概念。


  上世纪60年代前后,杭州被定位为“中等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化工、冶炼、制药、印染等高能耗、高排放企业高度集聚在这两个区域。而且北大桥还是一批老企业的安置点。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为解决杭州市中心化工、医药企业分布零散、功能混杂、厂群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市中心的化工企业陆续搬迁至北大桥安置。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两个老工业区域也变成了房地产商关注的热点地区,高楼大厦纷纷建起,不少企业被居民住宅密集包围,最近处仅一墙之隔。废气、噪声、污水污染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群众纷纷投诉。而企业由于设备老化等问题带来的危化品泄漏隐患也严重威胁区域环境安全。


  “老厂新居”矛盾突出,环境综合整治已刻不容缓。2007年夏开始,半山区域首先吹响了环境综合整治号角。2009年初,北大桥区域整治又拉开了序幕。


  半山和北大桥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到相关区政府和部门,但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整治办”)重担落在了杭州市环保局的肩上。于是,杭州市环保局牵头在两个区域成立了“整治办”,从杭州市环保局各直属单位和拱墅、西湖、余杭3区环保分局抽调人员进驻现场办公,实行24小时值班。


  2010年初,为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半山“整治办”和北大桥“整治办”合二为一共同办公,办公地点就设在北大桥的一幢小餐饮店的楼上。由于半山区域的大部分、北大桥的整个区域都在杭州市拱墅区范围内,“整治办”日常工作就由拱墅环保分局负责。


  “整治办”自成立之日起,除了白天监测、晚上蹲点之外,还重点开展了关停搬迁企业座谈会、进行“老厂新居”对话等一系列活动。此外还建立了工程进展“红、橙、黄”三色预警机制,对于离完成目标任务尚有一定距离的单位,适时进行红、橙、黄三色预警,对促进各项任务完成起到了较好效果。


  建立“厂居”沟通平台  解决“老厂新居”矛盾


  毋庸置疑,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是这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先导和关键。北大桥因为离市中心更近,它的“老厂新居”矛盾要比半山复杂得多。

  毋庸置疑,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是这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先导和关键。北大桥因为离市中心更近,它的“老厂新居”矛盾要比半山复杂得多。


  在北大桥核心区域的五六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300余家化工、医药工业企业,密度之大可想而知。在这个老工业区中,有两对最为典型的“老厂新居”矛盾体——“蓝孔雀”公司和亲亲家园小区、“万里化工”公司和万家花城小区(当地俗称“两万”)。


  “蓝孔雀”公司全称是杭州蓝孔雀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杭州化纤厂。在其西北角约两公里处有一个新建的亲亲家园小区,有住户6000户。


  从2005年开始,这个新建小区的居民常被一股恶臭困扰,大部分时候这种恶臭是一股很浓的臭鸡蛋味儿或塑料橡胶味,有居民反映在睡梦中都会被臭味呛醒。2008年夏,居民投诉突然增多,并且还在网上论坛开辟了空气污染专区,有5000余条投诉空气质量的帖子、数万人的点击量。


  人的嗅觉很灵敏,只要有一点臭味就能闻出来,但具体味道从哪里来,单凭鼻子很难断定。由于臭味污染的特殊性,往往市民在半夜三更投诉说闻到臭味,环保监察人员以最快速度赶往现场,臭味又消失了。


  负责这一辖区的杭州市环保局拱墅分局想出了最有实效的一招,他们在投诉最集中的亲亲家园小区外围租下一个小房间,24小时在那里蹲点闻臭味,捕捉、分辨、确定污染源。同时将蹲点经历写成日记,直接在亲亲家园等业主论坛上发帖,公开环保工作进展情况,并就居民反映的情况在网上进行跟帖沟通。


  蹲点历经了3个多月,他们和业主们一起得出了共同结论:臭味常常是多种气味相混合而成,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区域大气污染问题。除高温下的建筑工地材料、垃圾等外,“蓝孔雀”公司嫌疑最大,因为其在纺丝工艺过程有会有较多的二硫化碳、硫化氢等废气排放。根据居民呼声和前期蹲点排查情况,“整治办”多次向市政府提出搬迁建议,2009年3月,“蓝孔雀”这家生产了50多年的老企业全面停产,整体搬迁至杭州市外的西北面。“孔雀”从此西北飞了。

  另一家矛盾体“两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