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平 通讯员 弋永杰 |
尽管全国煤炭订货会已经取消,但煤电双方作为关联紧密的上下游产业,总得有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11月23日~24日,2012中国(淄博)煤炭市场研讨暨交易会在淄博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探讨全国煤炭订货会取消后的煤炭交易新形式,推动供需双方的有效衔接。
临近年末,“煤荒”的声音又开始发酵。与会人士表示,尽管今年我国在局部时段和部分地区出现了煤炭供应紧张局面,但总体基本平衡,甚至后期趋向略有宽松。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国煤炭总产量或将逾35亿吨,超出2010年(32.4亿吨)3亿吨以上,而最近5年全国煤炭需求每年仅增加1.5亿吨到2亿吨。所有的数字都不支持“中国出现了煤荒”的说法。
专家:“三大因素”影响煤炭走势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处处长赵建国在会上表示,从煤炭需求来看,国内经济的较快增长将使煤炭需求适度增加,但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影响,煤炭需求增幅可能低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而从供应面看,全国煤炭产能将继续增加,预计今年煤炭产量将超过35亿吨。铁路、港口运输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煤炭净进口预计达到1.5亿吨左右,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加。
据赵建国介绍,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预计将同比增加3亿吨,从电煤需求情况看,总量或将保持基本平衡,但一些地区性、结构性的不均衡问题还将存在。“明年华中、西南地区的发电量和用煤量增长将仍然较快,是电煤供应的薄弱地区。”他说。
在山东省煤炭运销协会会长杨德玉看来,要把握2012年煤炭市场的走势,应该关注三大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全球经济的增长恢复情况。与其他大宗原料、燃料商品一样,国际煤炭市场的走势,主要是受全球经济总体走势的影响而变化。
第二个因素是明年国家GDP增长控制目标。明年GDP增速将有所放缓,但预计仍将保持8%~9%的较高水平。保守估计,2012年全国煤炭消费量超5%增速的可能性较大。
第三个因素则要考虑煤炭的供需变化。目前,由于前期电力企业积极为冬季储备煤炭,部分区域的动力煤需求和价格预计会延续一段时期的趋缓或微幅回落势头。但冬季是动力煤传统消费旺季,尤其是今年以来雨水明显偏少,水电出力不足,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预计将达3000万~4000万千瓦,后期动力煤价格预计仍将会继续高位运行,未来几个月煤炭供求关系也将呈总体基本平衡略有宽松的状态。
也有与会专家表示,国际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因素还很多,我国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有意放缓经济增长速度,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将间接影响到对煤炭的需求。
煤企:不会出现所谓“煤荒”
“合同签约率不高和履约率低,使全国煤炭订货会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会的清华大学研究员胡文国称,当前业界正在寻找沟通煤炭供需双方的新的桥梁,而已经在煤炭生产地、消费地以及集散地建立的50余家煤炭交易中心正是尝试之一。
成立于今年6月的鲁中煤炭交易中心,正是年需求煤炭量高达3亿吨的山东省内首家大型煤炭交易中心。公开资料显示,由淄博矿业、新汶矿业等6家矿企组成的煤炭巨头——山东能源集团持有该交易中心51%的股份。
鲁中煤炭交易中心董事长翟所修称,鲁中煤炭交易中心将首先“拿下需求量在4000万吨左右的淄博市场”,然后再向山东半岛地区迈进。“在明年底建设期完成前,交易中心年经营额会达到56亿元。”翟所修表示,至“十三五”末,年交易量将达6000万吨,交易额则突破360亿元,并且未来或将推出煤炭的中远期交易。
今年以来,部分省区出现“电荒”局面,但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国内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包括今年冬天到明年1月份,都不会出现所谓的“煤荒”。
从三四月份开始,有关“煤荒”、“电荒”的说法很多。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副巡视员侯文锦对“煤荒”一说并不认同。他说,从全国煤炭供应总量与需求来看,相关数据并不支撑“煤荒”之说。
侯文锦称,今年全年山西煤炭产量有望较去年增长8000万吨,达到8.2亿吨。而乐观估计的话,“有可能会在8.4亿~8.5亿吨之间”。同时,山西全年煤炭调出量则有望达5.8亿吨,其中铁路调出3.78亿吨,同比增长近10%,而公路调出量则有22.78%的增长。“如此大的增量是近年来所罕见的”。而这个产量占全世界72亿吨煤炭总产量的40%以上。“所有的数字都不支持‘中国出现了煤荒’的说法。”侯文锦称,“至于电煤供求结构性失衡,过去存在,今年有,以后也会有。”
电企:亏损“绝对不是忽悠”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不可能存在缺煤现象。但在电力行业看来,不缺煤不意味着不缺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此前预警,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在4000万千瓦左右。电力缺口的出现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但也与发电企业巨亏导致的积极性不足有关。而发电企业之所以巨亏,则缘于电价上涨幅度远低于煤价上涨幅度。
以山东为例,自2004年实行煤电联动政策以来,山东电厂上网电价平均涨幅49%,而采购标煤单价上涨176%。目前,华能集团山东境内17个发电企业,欠煤款已达29亿元;华能、华电、国电、大唐在山东33家统调机组,只有3家盈利,亏损面为91%。
华能黄台电厂厂长王喜春不无苦恼地说:“目前电厂资金链已经断裂。企业总资产58亿元,而负债已达59.9亿元。”
据透露,按照目前的上网电价,黄台电厂每发一千瓦时电亏损7.15分。今年前8个月,已亏损2.44亿元,预计全年亏损近4亿元。从2006年到现在,没有一年不亏损。目前,黄台电厂已拖欠30多家中间商煤款2.2亿元。
针对财经专家郎咸平日前提出的“电力企业以亏损忽悠涨价”的说法,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刘继阔在会上回应称,电企亏损在账面上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怎么能是忽悠?”
据透露,该公司预计年内亏损额近30亿元。煤价上涨和财务费用的增长被刘认为是造成亏损的两大最主要原因。
由于需求量巨大,所以电企面对电煤价格上涨时所承受的压力极大。数据显示,虽然目前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行,但较之年初时每吨价格仍上涨80元左右。山东省经信委曾称,以当前的煤价和上网电价计算,电企每发一千瓦时电可亏损2.8分。
此外,刘继阔还表示,今年6月,2.35分/千瓦时的上网电价上调幅度对弥补企业亏损而言“幅度太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