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投1.77亿元评价岩溶水资源潜力
(记者 段金平)北京岩溶水资源勘查评价工程即将启动。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地勘局了解到,总投资为1.7732亿元的项目资金全部由北京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安排解决。 据了解,该工程规模和建设内容为:水文地质调查面积11500平方千米,建设42眼勘探井及探采结合井,抽水试验16200个台班,建设数值模拟类型、岩溶水资源信息系统,利用勘探井或探采井建设21眼监测井,编制岩溶水开发利用保护规划等。 2010年2月21日,在北京市政府研究首都水资源形势和应对措施专题会议上,北京市地勘局局长魏连伟提出的开展岩溶水资源应急勘查的建议被采纳。随后,北京市地勘局会同市水务局迅速编写了《北京岩溶水资源勘查评价工程实施方案》,并报北京市发改委申请立项。 据介绍,岩溶水是北京地下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地区岩溶地层分布面积4900平方千米,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0%,这些地层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相互连通的岩溶水储存空间。北京岩溶水资源比较丰富,可分为7个含水子系统,单井出水量一般在1000立方米/日~2000立方米/日,最大可达5000立方米/日以上。北京市地勘局先后在海淀、大兴、昌平、通州、房山、平谷、顺义等地进行了岩溶水资源勘查,承担建设了怀柔、平谷、房山、昌平等4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有效地缓解了连旱期间的水资源危机。开采实践证明,岩溶水不是“鸡窝水”,能接受大气降水的持续补给,可以适度开发利用。2000年,北京市地勘局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就北京市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经初步测算,全市岩溶水补给资源量每年可达5亿立方米,目前岩溶水年开采量约2.5亿立方米,尚有一定的开采能力。在采补平衡状态下,每年可开采量应不小于2亿立方米,在其他水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动用岩溶水静储量,超量应急开采,超采部分可在丰水年份得到自然回补。同时岩溶水水质良好,优于地表水和第四系地下水。因埋藏较深,水质不易遭受污染,与开采第四系地下水相比,开发岩溶水对农作物、生态、环境、地面沉降等的影响相对较小。 为确保岩溶水资源勘查评价项目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完成,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的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积极准备项目各项工作,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项目有关情况,初步建立了项目组织机构,编制了项目组织管理方案,并编写了招标技术要求。目前,招投标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