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云
(2011年11月11日)
同志们,朋友们: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今天正式宣告成立了。这是件大事好事,可喜可贺。我代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发起人,向深切关怀、大力支持研促会筹建与成立的中央领导同志和民政部、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门、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对出席成立大会的各位代表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央领导同志对生态文明研促会的成立,非常关心重视,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回良玉、李源潮同志和杜青林同志,分别发了贺信、作出批示,对研促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研促会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作出了明确指示。这对研促会的全体成员是极大鼓舞,我们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在全球环境危机加剧、发展不可持续的严峻情势下,中国生态文明研促会应运而生,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回眸几百年的工业革命,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科学文化成果的同时,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整个地球生物圈和主要生态系统都已伤痕累累,不堪负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为此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环境问题也处于“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的态势。事实表明,应对全球生存危机、根治环境恶化痼疾,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人类刻不容缓、极其重大的政治任务。
全球环境恶化到了今天的地步,有其深层次的根源。不能排除自然生态逆向演替的负面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类没有正确对待大自然,是非理性掠夺式开发和粗放的生产方式造成的。特别是以追求资本无限膨胀、利润最大化和崇尚奢侈消费的工业文明理念,导致长达几个世纪对大自然的疯狂征服和破坏,是造成生态危机、环境灾难的祸首。自上个世纪下半叶,人类反思工业文明,汲取教训,认定惟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方能承接工业文明的优势、长处,克服其弱点、弊端,从而破解人类生存危机、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局。实践证明,生态文明是拯救地球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惟一出路。
我国党政领导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把“可持续”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决定,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与环境双赢”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和实施,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走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之路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为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了很大努力,也见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说效果有限,全球生态退化、环境危机依然如故。这说明,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根深蒂固,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这绝不是仅仅靠多方会商、签约、承诺所能奏效的,而要害在于实行人类文明转型,真正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从发展理念、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到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来一次革新式的转变,以匡正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被扭曲的关系,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正义。为此,国际社会和有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多年来已经做了许多研究、探索,并取得了可喜进展,但还远没有把相关的问题搞深透搞明白并加以解决。比如,人类与自然究竟是主宰被主宰、征服被征服的关系,还是平等、共生共存共繁荣的关系?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不应当知恩图报、敬重呵护自然?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同是地球村的村民,其他生命群体应不应当享有生存权、发展权?为了一时的快速发展,“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值吗、对吗?人类欠了生态那么多的债,要不要偿还?肆意侵占他人他国和公众的生态环境权益而谋取利益,以及做长辈的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谋求一己之利,这道德吗、公正吗?以及如何在人们中间补生态道德文化课,将人伦道德文化应用于自然生态?等等。显然,只有将这些难以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真正破解了,拨乱反正了,走出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才会成为可能。我们从事生态文明研促工作的同事们,就是要在这样一些要害问题、关键问题上下功夫,狠下功夫,并力求创新突破,为国家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科学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生态文明研促会是联系并组织社会力量协助党和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团组织。全体成员都是志愿者。我们大家都要珍惜并利用研促会这个难得的平台,有所作为,有大的作为,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建言献策,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多做贡献,以不负众望。
环境无国际。全球环境恶化危及到世界各国人民,破解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世界各国和所有地球村民共同的责任,更是各国领导者、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和相关研究机构的责任。让我们大家紧密团结,相互合作,加强交流,同心协力,以高度的使命感和非凡的勇气、智慧,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项神圣、伟大、意义深远的事业办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