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迎来春天
2011-11-10 10:22:32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王琼杰 【 】 浏览:444次 评论:0
 如果说201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有许多备受瞩目的新的亮点的话,那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和政策分论坛当是其中之一。
  在历届的国际矿业大会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一直未能“入阁”。所以,本届大会上,由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以“展示中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就,介绍中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及主要措施,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国际交流”为主题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和政策分论坛甫一亮相,就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关注.偌大的会议室里人满为患,让记者感受到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春天般的气息。

邱定蕃:
资源循环是有色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冶金专家,现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副主任的邱定蕃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高效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形态。
  邱定蕃说,这几年,我国有色金属的产量增加很快,从2004年~2009年,每年都以15%~20%速度增加。截至去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的产量达到3135万吨。有色金属业的发展有3个支点:资源、环境和能源,三者缺一不可。目前,总体来讲,我国的资源还是短缺的,对外依存度比较高。2006年,几个主要金属,比如铜75%依赖进口,钴就更高了,资源的形势比较严峻。
  邱定蕃认为,资源循环是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有色金属的循环利用率越高;资源少的国家,有色金属的循环利用率越高。在我国解放初期,有色金属的产量是1.33万吨,到现在是3000多万吨,呈几千倍的增加。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铜、铅、锌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其社会积存量也越来越大。而四大金属(铜、铝、铅、锌),还有钴等贵金属,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它们更有进行循环利用的基础,应高度重视有色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当前,很多发达国家也在这样做,甚至在10多年前就把二次金属的回收作为有色金属的一些来源。在一些发达国家,铜、铝、铅、锌的循环量达到50%~60%,有些可能更高,在日本,铝几乎是百分之百循环利用。
  “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的节能效果非常明显,是其他任何一个工艺和设备都做不到的。”邱定蕃说,比如说铜,如果进行二手资源回收,节能度在50%以上。从2003年~2008年,我国二次资源的回收量增加很快,达到六七百万吨。但是,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工艺和水平还比较低,所占比例不够高,仅在20%~25%之间,将来要增加到50%,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产量要来自于城市矿山或者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
  邱定蕃表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不管是消耗量或者是产量,已经连续七八年位居世界第一。资源、环境、能源已成为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资源循环和低碳技术是解决我国有色工业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姚华军: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做好综合利用专项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姚华军开门见山地说:“政府高度重视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要求。2010年,经过国务院批准,我国首次设立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大专项,并且明确了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实施这一专项,是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矿产资源特点、提高我们国家能源和资源的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是适应现在国际矿业发展大趋势、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实现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姚华军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尾矿资源大约80.5亿吨,这些资源若能得到综合利用和开发,一方面,能够提高我国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对于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来说,是一种多赢的举措。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总体开发水平在近些年已有较大的提高,共伴生金属矿产有50%都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矿种的发展并不均衡;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各地区差别较大;开发利用的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
  “制约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姚华军分析说,一是缺乏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标准体系;二是基础工作薄弱,缺乏数据支撑;三是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投入不足。
  姚华军表示,围绕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经过3年多的秩序整顿,有效遏制了乱采滥挖现象,提高了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水平;实施了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管理制度,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实现矿业权的合理设置和煤炭资源的合理布局;全面实施了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促进了矿山企业更加珍惜利用矿产资源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直接相关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在2010年,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二是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年~2015年)》中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进行了明确,并积极编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三是开展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启动了40个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重点解决具有全局意义的综合利用问题;四是开展了“绿色矿山”的建设工作,力争用1年~3年的时间完成一批示范试点矿山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到2020年,基本形成“绿色矿山”格局。
  谈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时,姚华军说,该专项的实施,是全面落实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具体要求,主要采取了“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两种形式,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支持矿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切实增强矿产资源的供应保障能力。
  “以奖代补”主要是对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取得显著成绩的矿山企业给予奖励,支持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示范工程资金主要用于实施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推进对油页岩、煤矸石、难选冶黑色金属、共伴生有色多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多金属尾矿资源等的综合开发利用。总体的思路是:以提高利用效率为目标,以资金引导为手段,以优惠政策为杠杆,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完善有关政策和措施,建立相关标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市场有效驱动、政府大力推进的新机制。
  “具体地讲,通过实施专项,要达到推动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示范效应,确立行业和企业标准,充分发挥综合效益的‘三大目标’,以及实现促进难利用资源向可利用资源的转变,促进矿产综合利用新机制、新体制的形成,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矿产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矿产综合利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等‘四个促进’。”姚华军表示,奖励资金重点支持油气、有色金属、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等矿产,以及运用新技术,采用新工艺,加强管理,矿产资源“三率”指标明显高于规定标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的矿山企业。示范工程重点支持具有规模效应、示范效果显著、可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绿色安全环保、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使用,着力提升资源效益、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
  姚华军最后表示,我国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开展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各项制度和优惠政策的完善等。随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持续推进和专项的不断深入,近期将着手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适时开展全国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建设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数据库;二是对首批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矿山企业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三是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和专项的宣传。

刘亚川:
盘活呆置矿是保障资源供给的重要举措
  “要立足国内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3条路要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刘亚川认为,第一是找,即找到新的资源。所以,今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将用10年时间寻求新的更多的矿产资源。第二是用,尽可能提高我们现有的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所以,国家组织实施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第三是盘活呆置资源,把一些复杂、难选、低品位的矿盘活“解放”出来。
  据粗略估计,我国现在已探明的矿产储量当中,约有33%的矿源地长期无法得到开发利用,形成了大量尚难利用的呆置矿。例如,鲕状赤铁矿储量为6亿吨,云南省的惠民铁矿储量有20亿吨,菱褐铁矿储量接近100亿吨,但都无法利用,这些呆置矿该如何盘活?这是我们面对国内保障矿产资源供给难题,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
  “鲕状赤铁矿以其结构多呈鲕立状得名,宁乡式铁矿是我国分布最广、储量最多的铁矿山,已探明的储量有37亿吨。鲕状赤铁矿由于它特有的复杂性和储量的巨大,成为我们国家典型的难选冶的呆置矿。加强技术创新,尽快解决其利用问题,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刘亚川进一步举例说,我们国家从1959年开始,就在努力开发鲕状赤铁矿,为武汉钢铁集团提供原料,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至今,鲕状赤铁矿仍然是一个尚未得到开发的资源。几十年来,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我们国家的选冶工作者对此做了很多工作。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有4种工艺:一种是磁化焙烧;二是脱泥反浮选工艺;三是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四是酸浸工艺。
  “经过多次工艺探索之后,目前,已形成了一个重选脱泥工艺,这是我们所主要的主攻方向。经过实验研究,可以把铁精矿品位达到57%,含磷降到0.3%以下,回收率达到80%,其主要特点是选矿成本低。”刘亚川表示,“随着工艺的逐步成熟,宁乡式铁矿的开发利用即将开展,37亿吨资源有望盘活。据预测,如果利用技术能够得到突破的话,这种资源的可开发量将在百亿吨以上。这必将对降低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增加我国自主保障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并为地质找矿提供广阔空间。”

詹德光:
发展循环经济  高效利用资源
  “作为全国第一批实施资源开发以及循环经济的试点企业,我们循环经济的理念是,从逐步减少废弃物到最终消灭废弃物,根据生态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多层面延伸物质代谢链,优化循环物流系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资源综合回收率从2004年的56%提高到了2010年的70%。”作为企业的代表,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德光用数字来印证了该公司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
  詹德光说,除了冬瓜山铜矿和安庆铜矿属达产、稳产矿山外,公司的原料自给率非常低,有90%的原料需要从国外采购。因此,积极开展资源开发和资源节约并重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铜矿伴生硫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原料主要来源于冬瓜山铜矿,每年生产100万吨的硫精矿,如果采用简单办法就无法处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硫和铁。经过循环经济,特别是经过化工方法的处理后,资源就可以得到综合利用。该项目通过综合利用以后,可年生产80万吨硫酸、120万吨球团,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同时,对储量在500万吨左右、含铜1%左右的部分边、难、残、小矿体,公司投资1亿元,对这些矿体进行回采,每年产铜达到3000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从2006年开始,铜陵有色公司的经济运行指标不断提高。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仍然高速发展。同时,由于高效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下属多个企业被评为“绿色”企业,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詹德光最后表示。□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