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村民私采稀土获取暴利政府屡次出招禁而不绝
2011-10-31 10:43:34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干澜 【 】 浏览:841次 评论:0
小曲买了一辆“沃尔沃”,用卖稀土挣的钱。3年前,小曲还是赣南信丰县安西镇的小混混,因为倒腾稀土,他几乎是一夜暴富。
  可最近小曲“栽”了。他在村里收购来的7吨稀土矿被查收了,“损失了300多万元”。小曲对记者说:“如果你能找到县长,帮我把货捞出来,我给你一半,而且现金支付。”小曲说,现在稀土价格回落,每吨跌到20多万元。现在是最好挣钱的时候,收到货就存起来。价格涨上去时再卖掉,肯定挣钱。
 
稀土价格暴涨

  “稀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稀土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高新技术和军事领域的应用价值极高;中国稀土以占世界30%多的储量,提供了世界95%以上的产量;中国稀土被大量廉价出口;国外的稀土资源不开发却囤积了大量的中国稀土;稀土生产加工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就是所谓的稀土问题。”江西理工大学两位教授向江西省委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这样写道。
  早在2000年,“稀土问题”就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稀土的政策措施,但成效不大。2010年,随着商务部对稀土出口配额的大幅度减少,围绕着稀土的有关问题集中爆发了。
  江西省赣州市素有“稀土王国”之称。该市所拥有的稀土资源是世界上战略价值最高、最为稀缺的南方中、重离子型稀土。
  2011年,江西省赣州市出台了《关于下达2011年全市钨、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提出7项措施以落实国家年初下达的开采计划指标。《通知》明确要求赣县、信丰县原则上停产,加上此前已经停产的宁都县,赣州市3大稀土矿产区已经全面停产。
  伴随着国家对稀土矿开采越来越严厉的控制,赣州市的稀土价格开始暴涨,从每吨几万元暴涨到每吨几十万元,最高时达到了每吨42万元;许多稀土产品的价格也迅速飙升。数据显示,从年初到8月底,部分稀土产品的涨幅已超过700%。在巨大利润驱使下,稀土矿私采量暴增。

政府出招却禁而不绝

  信丰县的稀土矿被要求全面停产。而媒体对稀土矿私采、盗采、滥挖现象的报道却一直没有停息过。信丰县副县长何国杰对记者说:“我分管的工作很多,工业、城建、开放型经济,矿管只是一小部分,但现在,我不得不集中精力抓这方面的工作。”为打击稀土矿非法开采,信丰县绞尽了脑汁。
  信丰县的稀土矿整治办法可以总结为“路上堵,山上扫,重点抓”:在通往主要矿区的公路上设卡,以堵住原材料(硫铵、草酸等)上山、原矿下山;对稀土矿区内的每一个山头“日夜不间断”地巡查和开展“地毯式”清理;集中突破重点案件,以起到示范作用。
  “县政府专门印发了《信丰县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稀土行为的通知》,在16个乡镇的村组、重点矿区张贴,贴了1000多份,发放举报卡600多张。”何国杰说,一方面,加大举报奖励并严格兑现,对举报无证运输稀土原矿经查实者奖励2万元每吨;另一方面,对非法私采、滥挖者加大惩罚,要“罚到他承受不了,血本无归,至少让他干了也白干”。
  何国杰说,县里即将出台最为严厉的追究责任人办法,“这个办法管用,从县到镇和村,层层落实责任,如果监督落实不到位,就追究责任人。”
  在严厉的打击下,信丰县稀土的私采和地下销售有所收敛。在信丰县安西镇,记者假装成来当地收购稀土的买主,一名曾多次参与稀土原矿买卖的小伙子劝告我们:“你们回去吧,现在矿山上到处是便衣,你们找不到矿,当地人也不敢把矿卖给你们。”
  因买卖稀土原矿而暴富的小曲,也被人举报,手上的7吨稀土矿被查收,“今年一年都白干了”,小曲觉得自己够倒霉的。
  在信丰县矿管局执法大队,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材料,他告诉记者,其他队员全部下到基层执法去了。
  这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诉苦:一个非法采矿点,需要反反复复整治好几遍。稀土矿一般都是山高路弯,有时看到矿就在对面,但走起来好远,有时候走得都想吐了,等走到了,人也跑了。
  “我们也不能抓人,只能是把设备损坏了就走。”“要抓人,必须非法矿点占林用面积10亩以上的,公安部门才能立案,对违法人拘留。但这10亩地怎么认定?待认定程序走完,他的稀土矿也开采完了。”
  “我们天天下到矿里,太累了,‘十一’长假都没有休息。现在稀土价格虽然低了,但很多人在收购储存,地下交易还是很多,非法采矿也屡禁不绝。”这位工作人员称,“需要政府从源头来控制,不准收购,让稀土销售没有市场,我们就会轻松一点。”
  何国杰认为,无论是县委、县政府,还是他个人,都在全力以赴整治稀土矿。但他也承认,即使到处设卡,也堵不住从小路、偏僻山路上山盗矿的人。

小山村的稀土争夺
 
  热水村,位于赣南信丰县安西镇的东南角,因为温泉而得名。
  今年7月10日和7月11日,为争夺稀土资源,热水村的村民与“烂泥坑”稀土矿的矿主以及村干部“打”了一架,村民用棍棒、锄头来宣泄对村干部和矿主的不满,拆了矿主的设备,把村支书打了。这起事件被村民上传到天涯社区,称其为“信丰县安西镇热水村贪污门”。
  热水村所在的“龟湖十八弯”稀土资源丰富,当地最大的稀土矿被称为“烂泥坑”。10月12日,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在雨中艰难攀爬到了“龟湖十八弯”。越往上走,稀土开采后的地貌越清晰,已经完全沙化的山头被挖掘得面目全非,  大大小小的工艺池、堆浸池堆挤在被推平的山头、山腰上,白色的管子从山体中横七竖八地插出来。
  在半山腰一个隐蔽的地方,一个工艺池里浸着石粉状的稀土水矿,带路的村民告诉记者,依然有人在偷偷开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烂泥坑”稀土矿的开采就一直没有停歇过,而稀土矿的尾砂废水对村民良田的吞噬也一直在继续,村民的上访也就没有间断过。直到今年,从国家到江西省、赣州市,一道接着一道的“禁采令”追加下来,稀土价格暴涨,利润瞬间翻了十几倍,开采1吨稀土至少能赚30万元。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村民面对价格疯狂上涨的稀土纷纷返乡,加入了稀土开采的行列。他们在山上打洞插入管子,注入水和硫酸铵,然后等待母液流到事先挖好的收液池,用廉价的草酸(剧毒)进行沉淀获得稀土水矿。整个开采成本低廉、过程简单,而有些村民为了省钱,草酸水没经过处理就直接排下山,所到之处污染极其严重。据悉,高峰期,“烂泥坑”有100多个非法人工堆矿点。
  而花了高价买下“烂泥坑”稀土矿的矿主与非法采矿的村民的矛盾,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集中爆发了。镇村干部也加入了清理盗采队伍的行列。
  “凭什么老板可以开采,我们不可以去开采?凭什么他们一直受益,而老百姓一直受害?”“这是我们的山和地,当初,村干部没有征求我们同意就把山和地卖掉了。卖山的钱哪去了?”
  村民说,村支书赖道胜并没有征求村民的同意,没有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就把村里的山和矿都卖掉了,“村民不知道卖了多少钱,也没有分到一分钱,卖山的钱也不知用到哪去了。而且山还被卖过好几次。”村民们七嘴八舌地“控诉”村支书,向记者倾诉他们的愤怒。

水库里的鱼突然大量死亡
  记者搭乘村民的摩托车,从热水村到安西镇上径水库,花费了近1个小时。
  一踏上水库的堤岸,臭腥味就扑鼻而来。远远地,记者就看到翻着白肚皮的死鱼星星点点地漂浮在水面上。走下堤岸,靠近堤脚的水面漂浮着成片的死鱼,死鱼上蠕动着成堆的蛆虫。
  承包水库的施老板是浙江人。1992年,他被招商引资到信丰县做水产养殖。2009年,夫妻俩扩大养殖规模,与人合伙承包了信丰县上径水库,在水库边的一所简易砖瓦房里住下来,起早摸黑干,先后投入了400多万元,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今年中秋节后下了一场大雨,之后没几天,水库里就开始大量死鱼。”施老板告诉记者。“从9月中旬到现在,鱼儿一直不吃食。之前,水库每天要投放200多包饲料。”
  施老板怀疑是水体氨氮超标引发的,于是到水库上游取样化验,结果发现氨氮严重超标。9月20日,信丰县环保局、县水保局派人到现场进行水体取样化验,结果同样证实上径水库水源已遭严重污染,氨氮超标严重。施老板拿出一份信丰县环境监测部门于9月21日对上径水库水质现状调查监测所作的监测报告,报告显示,上径水库尾和坝上的氨氮含量为3.14毫克/升和3.06毫克/升,远远超出正常值。而流入上径水库的稳背河,每升水的氨氮含量更是高达13.4毫克。
  施老板说,上径水库地处安西镇较偏远的上径村,那里没有工厂,里面住户又少(只有200余人),生产、生活用水污染完全可以排除,现在惟一可确定的污染源就是火镰山一带非法开采的稀土矿,用来提炼稀土的母液用的是硫酸氨水,它的主要成分正是氨和氮。
  “这时候正是鱼儿长好上市的季节,可水库里将近死了3万多斤鱼。我们不得不再花钱往水库里打药调水。”
  “但效果恐怕不会很理想,因为上游还有人在偷偷地非法开采稀土。如果水库里的水治理不了,我将蒙受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到时将逼我走向绝境,一想到这后果,我就睡不着觉……”施老板对记者说。他希望信丰县政府迅速派人调查核实事实,立即中止并查处非法开采稀土矿点;同时请政府尽快对已污染的上径水库水体进行净化;也希望赔偿由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绝非“禁采”那么简单
  “中国对稀土的控制不但受到来自国外的压力,就是在国内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江西理工大学的吴一丁、毛克贞两位教授去年年底写了一篇论文——《“稀土问题”及稀土产业的政策取向》。两位教授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很多地区的地方经济已经形成了对稀土生产、特别是对稀土出口的依赖。国家对稀土产量和出口量的控制,将直接影响地方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监控因此会大打折扣,监管不力就成为一种正常现象;还有来自稀土企业的阻力,这些企业的命运大都集中在稀土原料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国家的稀土控制政策必然会引发企业的抵触,而且政策的‘一刀切’也会增大企业的不公平感,有些企业的抵触情绪会很强烈。”
  “如果没有来自地方和企业的配合,国家对稀土很难形成长期、有效的控制。不是稀土全面禁采那么简单,如果不顾地方和企业的利益,强行出台控制方案,出现的稀土问题会越来越难以解决,稀土目前的状况还会延续。”
  两位教授建议,对国内受损地区应该进行利益补偿,这会让利益受损地区能够主动、自觉地对稀土资源进行相应控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国内加大稀土企业重组的力度,加快形成大企业集团,然后鼓励这些企业走出国门,实施境外稀土资源开发,参与国际稀土产业竞争;要重点发展稀土应用产业,抢先快速地用稀土应用产业替代稀土资源型产业。此外,还要大幅度提高稀土的供给成本、对稀土进行分类管理、以稀土出口换技术、对稀土进行战略储备等。
  两位教授在报告中说,国家对稀土的管理控制需要超越狭义上的经济利益,必须要有富有远见的战略性思维。对江西这样的稀土资源大省来说,稀土产业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需要冷静而客观地确定发展稀土产业的对策,这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