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讯 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连云港市在新一轮沿海大开发的热潮中,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为此,连云港市制定了东部沿海发展规划。新规划打破在原有狭小区域内发展产业的旧思维,跳出老区,到新布局的沿海特色园区进行大规模产业开发,将视野扩展到300多平方公里的沿海海岸线以及大片低产盐田。
为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效益,国家级连云港开发区、连云区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辖区内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和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企业实行淘汰,以“腾笼换鸟”的方式把土地收回,重新安排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三新”产业项目布点,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和新型工业化水平。
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为减少矛盾纠纷,避免引发不稳定因素,连云区人民法院迅速建立了涉及转型升级或淘汰企业的立案、审理、执行3个环节的快速通道,主动做好各方利益关系的平衡协调工作,避免因淘汰落后产能而引发群体性纠纷,以免影响项目的开发建设进程;符合政策规定,应当得到相应补偿的企业要求法院主持公道的,法院将及时派出法官深入企业调查了解情况,调解矛盾纠纷,避免转岗职工利益受损。
此外,对于一般性的案件,特别是影响项目开发和涉及稳定的案件,法院在依法进行调解的同时,将及时向党委反映情况,或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
连云港临港产业区研磨厂属“三高一低”企业,被列入强制淘汰清单。但原云台区撤区时企业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导致企业被淘汰后,职工安置、财产归属等问题成为争议焦点,甚至出现了72名职工到有关部门上访的情况。
闻讯后,连云区人民法院派出资深法官“坐诊”疑难案件,对争议的法律问题、矛盾焦点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经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土地中标企业以让利的方式解决了这起纠纷。这不仅有效保护了各方的合法权益,而且确保了新建项目按时开工建设。
据了解,为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连云区人民法院对国家级连云港开发区和连云区提出的非诉行政执行申请,迅速抽调精兵强将深入要求关停并转的49家排污不达标的企业,现场组织公开听证,释明法理,晓以利害,并依法裁定违规企业限期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