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讯(记者 童曙泉)市民政局昨天发布,今后将在社区建立一套应急广播系统,即使在遭遇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导致断电时,仍能通过卫星、3G网络等途径接收灾害信息,及时通知居民疏散避险,并随时告知具体灾情。
目前,由市民政局主导开发的这一新型防灾减灾产品,已经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和生产厂家组织的可行性论证。这一社区应急广播系统,在美国、日本等国外实际应用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开发,技术更加完善。 据介绍,社区应急广播拥有自己的发射机,同时拥有多种上联通信接口,可以通过卫星、地面电路、3G等多种通信方式接收外部信号。应急广播还能与国家地震局、气象局等权威部门的应急信息发布系统直接对接联动,也可以与本市有关信息平台对接。这可以让应急信息在第一时间直接进入社区,发挥更及时、准确的预警作用。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可能出现平时用惯了的网络不能使用,电视断电后无法开机,居民无法在第一时间接收相关信息。应急广播则可以让社区居民改变这种“睁眼瞎”的困境——社区应急广播接收装置具有太阳能充电、手摇发电等功能,可以在较为恶劣的条件下确保将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到千家万户,并随时告知具体灾情,方便居民积极主动应对。它还能作为临时电源,为居民的手机充电,帮助居民与外界保持通信联络。这些功能恰恰可以在电视、互联网、防空警报等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时,发挥预警作用。 据了解,市民政局今年已向市科委申请了社区应急广播科研及应用项目,目前已经获得批准立项,并列入2011年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 2012年5月底前,市民政局将会同市科委,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和怀柔区,分别选定一个社区进行试点安装应用民政应急广播系统。这将是全国率先使用应急广播系统的5个社区。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本市在防灾减灾方面创新社会管理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可以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最大限度减少国家和个人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关链接 应急广播是灾难中最有效媒体 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紧急广播”国家系统。当灾难发生时,前方收音机缺乏,人们收听广播意识不强,广播覆盖低,这些都使得广播这一灾难中的“现场动员”与“社会整合”媒介不能发挥它的最大优势。 日本以及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在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建立“紧急广播系统”。这一系统被作为国家系统,一直在灾难中发生着重要作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为了避免民众因核弹攻击而受害,建构了紧急广播系统,希望以广播与电视网络来传递紧急信息。在“9·11”恐怖袭击与一些飓风带来的灾难之后,美国的紧急广播系统,透过更多外围与通讯网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信息的传达。 在日本,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一个装备:手摇充电的收音机及电灯。它体积小巧,仅手掌般大小,内带收音机(限日本国内使用)、发光二极管灯泡、警铃以及便携电话充电功能。因为它是用手动摇杆来充电的,所以不用电池。手摇一分钟(约120次)的充电量,收音机可使用约60分钟,或是照明约30分钟,而如果用于手机,可以通话约3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