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海外并购的环境责任风险应避而防之
2011-10-09 09:41:05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黄清华 【 】 浏览:550次 评论:0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事故、康菲石油漏油事件等,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为相关行业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责任风险。在法律上,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实行“无过错原则”,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环境责任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责任。这就要求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要有明确的环境责任风险意识和应对策略。
  海外并购投资计划涉及造纸、矿产、冶炼等行业的相关上市公司时,投资者必须审慎评估其中存在的环保风险,避免因环保问题可能给股价带来的损失。这种损失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收购时,由于尽职调查不力或处理不善留下的后续麻烦,如目标公司在收购前所导致的污染可能会由收购方来支付清理费用;另一方面则是收购后经营过程中,因环境保护问题导致的民事或刑事责任,以及对业务发展不利的企业社会责任负面影响。因此,并购前的目标企业环境影响评估和并购后的环境保护责任,是海外投资不可忽视的风险。
  环境(保护)标准造成的差异风险应予以关注。由于各国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重要程度、环保资金和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决定了各国的环境(保护)标准不同。而环境(保护)标准对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即国际投资活动都会产生影响。不过,环境(保护)标准问题毕竟只是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一方面考虑因素,具体情况还要视投资并购的产业与环境(保护)标准的关系紧密程度而定。
  在投资策略上,当前形势下,资源依赖型企业应重点选择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这些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资源丰富而资金缺乏,政府也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环境(保护)标准相对较低,市场更加开放。更重要的是,这些发展中国家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去那里投资或实施并购。当然,最近发生的利比亚危机警示我们,需在环境风险与国家风险等不同种类的风险之间做出权衡比较。
  中国企业还要特别注意被收购企业的环境保护状况和能力,调查其历史上是否有环境侵权的诉讼或重大环境违法行政处罚等。比如在一个矿产收购案例中,如果由于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需要在一定年限之后向当地政府提供补偿,目标企业是否在并购协议中进行了如实陈述。
  目标公司在被并购时,如果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违反环保法律,并购后将由收购方承担违法责任,而这些责任带给收购方的风险可能是“致命”的。主要环保问题包括:未依法执行环评审批或“三同时”验收制度,未能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未能按期完成总量减排配套工程项目,未依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物超标排放,拖欠巨额排污费,环保设施不完善或未安装在线监测系统,没有完成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等。
  目前,一些企业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建设项目的环境违法现象较为突出,污染导致关停带来的信贷风险加大,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收购时要密切注意这些问题。
  投保环境责任险,是并购方规避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风险的可行办法。并购方将不必通过冗长复杂的法律诉讼,而是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索赔,获得经济赔偿。即使在并购发生数年之后产生纠纷,投保人也可以通过保险经纪人,由保险公司赔偿,从而免去收购目标企业后潜在的长期环境责任困扰。
  总之,环境责任明显增加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状况和潜在责任成本。应积极管理其面临的环境责任风险,重视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对负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环境成本,而对正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环境效益,通过安排环境责任保险和其他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形成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作者单位: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