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消除短视行为仍需长期努力
2011-08-15 10:53:1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文雯 【 】 浏览:558次 评论:0

人们习惯将政绩考核比喻为"指挥棒"。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乎方针政策能否顺利推行。考核政绩方式的导向作用不言而喻。一些地方在政绩考核上"一件衣服大家套",用一套相同的指标考核所有干部,突出表现为"以GDP论英雄",用GDP指标衡量所有地区干部政绩。在这种"唯GDP是瞻"的考核"指挥棒"下,经济增长"一俊遮百丑",领导干部的升迁奖罚被绑在了一系列与经济相关的量化指标的战车上。


  河北省传统产业比例偏高,对能源资源依赖性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转方式、调结构应该从哪里着手?河北省这种考核导向的调整,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考核指标从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聚集区发展两大方面设置包括节能减排在内的多项指标,无疑有利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很多地方已经认识到领导干部考核指标对节能减排的推动作用。江苏省也正在逐步完善节能考评问责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考核是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的基础环节,对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作用和监督作用,是政府选择发展道路的指示灯。领导干部考核指标必须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又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又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彻底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方式。


  在考核指标中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指标,不仅有利于产业合理布局,而且有助于地方节能减排水平和经济发展含金量的提高,有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谋划到运作等全阶段的考核方式,必须实打实,浮夸不得。指标变了很容易,但如何执行指标、落实任务并不容易。节能减排、生态文明是着眼于长远的指标体系,在"短期"的领导干部考核中如何体现出"长效",引导干部摒弃工作中的短视行为,才是对地方政府的真正考验。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