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工信部:未经许可不得向用户发商业短信
2014-11-18 09:40:45 来源: 作者: 【 】 浏览:415次 评论:0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张辛欣)工信部电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17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此前起草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待12月5日征求意见结束后进行汇总和适当修改,有望在12月底正式出台。该规定从法律层面明确未经用户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其发送商业短信息。同时,从技术、渠道等其他层面,工信部也推出一系列措施重拳整治垃圾短信。

    据了解,征求意见稿对垃圾短信的边界进行了界定,特别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并对“按号段”发送、在线自动收集等群发方式进行严格遏制。明确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短信息内容提供者应当提供免费、便捷和有效的拒绝接收方式并随短信息告知接收者,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接收者拒绝接收短信息设置障碍。

    此外,征求意见稿把短信息的范围从单纯的手机短信扩充至包括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媒体方式,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和短信息服务提供者提出明确的惩罚措施。

    除了从法律层面对垃圾短信进行整治外,工信部还从技术、渠道等层面多管齐下,确保用户权益。目前,工信部指导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等机构和企业,推出了一键举报等新技术,并在主流安全应用上推出相关功能,简化举报程序,鼓励社会监督。

    该负责人说,运营商主动把关,第三方拦截应用推广,建举报机制,通过三道“关卡”有效保障规定的“针对性”和“执行力”。

    自2014年5月至11月,工信部在全国开展“深入治理垃圾短信·净屏2014”专项行动,要求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开展短信端口重点整治工作,共关闭端口超过8万个,拦截垃圾短信超过120亿条,端口类垃圾短信日均举报下降超过80%。

    观察   

    3万元罚款能否治愈垃圾短信

    垃圾短信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用户不胜其烦。监管部门虽然屡屡出手,但始终如难以治愈的牛皮癣,从未被有效根除。

    这个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的治理新规,能否清理干净垃圾短信,还百姓一个安静的手机?

    谁在制造垃圾短信?

    该规定的出台,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支持。近年来垃圾短信“轰炸”已给消费者造成极大困扰。“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受访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12条。8月份,腾讯手机管家用户举报垃圾短信达到5373万条。

    记者采访发现,垃圾短信主要来自三类“黑工厂”。一是普通手机卡,就像平常用手机发送短信一样发送“点对点”垃圾短信;二是短信端口,如果发送短信的号码是以106开头,就是利用端口发送的;三是“伪基站”,当用户经过其辐射区域时,就会收到垃圾信息。

    据了解,不同来源的垃圾短信整治难度也不同。对于“点对点”垃圾短信,目前治理手段已趋成熟。“伪基站”虽是最难打击的发送方式,但由于其本身就违法,因此除了通信部门,公安部门也在打击。

    但对于端口类垃圾短信的治理,则长期处于“拉锯”状态。2008年工信部就开展了垃圾短信整治专项行动,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总是无法根治。如果上网搜索“短信群发”或“短信平台”等关键词,依然会发现大量靠群发短信为业的网站。

    垃圾“工厂”为何不关门?

    近年来垃圾短信屡经打击后有所收敛,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予以根除,其原因较为复杂。总体上看,既存在着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不惜铤而走险的原因,也存在着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打击不力等原因。

    首先,在庞大规模的垃圾短信背后,是一股“斩不断、理还乱”的利益链条。

    据悉,目前垃圾短信的行情价是每条纯利润0.04元,发送100万条短信基本在4个小时内即可完成。也就是说,不法分子每小时即可净赚1万元。如此算来,上限为3万元的罚款可谓是“隔靴搔痒”。违规成本之低,自然不会令违法分子放弃这种黑色利润。

    甚至是本该承担守卫短信门户的一些运营机构,也屡次出现卷入这一利益链条的行为。2009年和2012年,先后爆出运营商地方分公司涉嫌为垃圾短信发送提供便利的消息。

    另一方面,各部门缺乏协调,导致打击不力,也是垃圾短信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政策法规层面一直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这让打击垃圾短信行动的效果不长久。同时在治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配合程度不够。”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信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郝智超说。

    职能部门缺乏协调甚至是推诿,直接导致了打击垃圾短信行动的低效甚至流产。知名电信专家付亮表示,垃圾短信大部分都是商业广告,这属于工商部门的职责。当用户向工商部门投诉时,工商部门会让用户去找通信部门,但通信部门又管不住广告主。

    新规执行仍需加力

    业内人士认为,将出台的严格新规对打击垃圾短信有积极作用。“有了明确的罚则,对不法分子就是震慑。”郝智超说。不过他表示,打击垃圾短信仅依靠一份文件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根治垃圾短信仍将是持久战。

    此次规定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发送垃圾短信者最高3万元的处罚。知名互联网与通信律师赵占领认为,这一处罚并不算重,但相比处罚额度,更重要的是能否照章执行。如果执行上虎头蛇尾,将损害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实际上,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付亮表示,工信部并没有深度的处罚权,它的机构设置只到省一级的通信管理局。所以在县或者地级市一级,电信部门就根本处罚不了。有鉴于此,这一“最严”的措施最终实施的结果,尚有待观察。

    他同时表示,规定的细则应更细化,具有可行性。比如,规定里的举报方式需要改进。用户只能向一个部门举报,而且举报后要等上15天才有反馈,这很容易让用户失去举报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专家指出,光惩罚那些发短信的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垃圾短信治理必须“齐头并举”。例如,打击“伪基站”需要通信、公安等部门的长期联动。再比如,近半年来苹果iMessage垃圾短信呈现快速上升势头,这还涉及到跨国企业,打击此类垃圾短信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更多部门配合的效果。

    新华社记者 叶健 龚雯 郑钧天  

    (据新华社上海11月17日电)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