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楠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近日发布了2014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排行榜,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居第一。延边州连续3年跻身中国空气品质最优城市排行榜,而且位次连年上升。 不过,延边州这座“天然大氧吧”曾经有过不堪回首的“黑”历史。从灰尘靠风吹到登上十佳空气质量城市排行榜,延边州与大气污染斗争了多年。 燃煤污染是元凶 延边州的首府延吉市曾经有个土名叫烟集岗,延吉属于盆地地形,到了冬季采暖期,取暖锅炉排放的烟尘无法完全通过大气循环排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居民家家户户单起炉灶,空气状况可想而知,“烟集”之名可谓名副其实。 “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到处都是黑烟,出去转一圈,洗把脸,水都是黑的。那时候最盼有风的日子,能把天上的灰吹走。”在延吉市西市场卖海鲜的老板崔明武说。 延吉市的空气质量是整个延边州空气质量最直接的体现。2013年,延吉市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是336天,而2004年这个数字只有282天。 和北方大多数城市一样,延边州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属于以颗粒物污染为主的煤烟型污染,主要来自于锅炉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 据延边州环保局统计,近几年来,全州8个主要城镇中只有珲春市在2009年和2010年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其他年份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近几年延边州大气质量监测结果也表明,延边州不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绝大部分集中在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采暖期内。 由此可见,燃煤是造成延边州空气污染的“元凶”,抓住了燃煤污染治理,也就抓住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 集中供热减少排放 针对煤烟型污染这一特点,推行集中供热成为延边州近年来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3年开始,延边州提出集中供热方案,延吉市首先分区划片实现了集中供热。2005年,总投资7.4亿元的延吉市集中供热工程投入使用。为解决市郊和供热管网未延伸区域的煤烟污染问题,延吉市还相继建设了铁南、荣祥、延边大学、荣德、佳能等多个集中供热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冬季城市空气质量。 在延吉市开展集中供热项目之后,延边州珲春、敦化等其他县市也陆续加入了集中供热大军。 实行集中供热后,大气质量改善的效果立竿见影。 以和龙市为例,2012年开始实行集中供热后,和龙市烟尘排放量由集中供热前的1834.3吨下降到37.5吨,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分别由集中供热前的0.124毫克/立方米、0.11毫克/立方米、0.044毫克/立方米下降到0.08毫克/立方米、0.049毫克/立方米、0.039毫克/立方米。 同时,延边州环保局狠下功夫取缔小锅炉。2010年~2013年,延边州环保局在其他部门的合作下撤并569家小锅炉房。今后3年,延边州还要取缔450台中小锅炉。 延吉市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史书清介绍说,延吉市区内洗浴锅炉已全部停用,目前所有洗浴中心的热水都来自于延吉市热水厂,而延吉市热水厂的热源则通过热源合作的方式由国电龙华延吉热电有限公司提供。 “简单地说,就是某些热气的热效率满足不了发电需求,我们就将这些热气通过管道输送给热水厂。这样既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又基本可以取代延吉市各洗浴中心的小锅炉,可谓双赢。”国电龙华延吉热电公司副总经理候伟钢介绍说。 解决粉煤灰难题 在延边大力发展集中供热的同时,如何处理集中供热产生的粉煤灰也是一大难题。延边州各供热单位每年排放大量粉煤灰,曾因没有妥善的处理方法,有些粉煤灰只能堆放在供热企业周围,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延边州在全州推行蒸压粉煤灰砖这一新型建材,既有效解决了粉煤灰堆放造成的二次污染,又告别了延边州生产和使用黏土砖的历史。 延吉铁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生产这种新型建材的公司。“延吉市大部分供热产生的粉煤灰都被集中到了这里,整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力生产的话,每年大概能消化80万吨以上的粉煤灰和炉渣。”公司副总经理程福金介绍说。 减少煤炭使用量也是减少粉煤灰排放的有效途径。 2012年11月,延吉市集中供热公司还与国电龙华延吉热电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在每年供热初期和末期由国电龙华负责接替延吉市供热公司全部的供热面积。在此期间,延吉市集中供热公司锅炉全面停运,节约能源的同时还减少了各项污染物排放。 据延吉市集中供热公司副总经理孙连清介绍,与国电龙华延吉热电有限公司实现全面联网后,供热使用的煤炭量从原来的46万吨减少到17万吨。 经过多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延边州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使城镇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延边州环保局提出了新的目标:2017年,全州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比2012年下降1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其他评价指标年均浓度稳定达到二级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