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与弘扬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
2014-09-05 09:30:5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396次 评论:0
◆王争亚

  为号召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并监督大气污染防治,环境保护部近期编制并发布了《“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应当说,这是环境保护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出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及时又必要。

  《准则》的发布,仅仅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使《准则》的内容真正进入全体公民的思想并外化为治霾减排、从我做起的自觉行动,恐怕绝非是发一份公告就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准则》的发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发布之后需要做的工作是经常而又持久的。

  如何使《准则》走进千家万户,真正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笔者认为,当前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为宣传,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对于引导公众日常行为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笔者以为,《准则》发布至今,社会反响似乎尚未达到预期,公众对《准则》的认知度还不够。就目前而言,恐怕尚未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这说明,宣传还远未形成应有的声势和氛围。因此,各级政府要重视《准则》的宣传工作,善于调动各种资源主动介入宣传教育,以使更多的公民能够了解知晓《准则》的内容。

  二是善于结合,把《准则》的贯彻融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之中。从本质上讲,《准则》的8条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完全一致的,同时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善于借助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使《准则》的贯彻与践行、弘扬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呼应起来,使两者形成同频共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局面,真正使贯彻《准则》的过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三是抑恶扬善,在全社会形成鲜明正确的生态是非观。对于符合《准则》的言行要鼓励褒奖,对那些违背《准则》的行为要予以鞭挞和谴责,以此在全社会树立起一种正确的行为导向。要注重行为示范,榜样引导。在加强舆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号召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其他的精英阶层带头积极行动起来,响应政府有关低碳节能、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号召,用身边的事影响教育身边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正确的行为示范,就一定能够唤起公众自觉的生态环保意识。

  大气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自然资源,其质量如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更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呵护。总之,生态文明的理念要取代传统的、落后的思想观念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因此,《准则》的发布只是一个起点,而贯彻落实则没有终点。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