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老天不帮忙该干点什么?
2014-07-09 09:32:0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399次 评论:0
◆谢佳沥

  进入7月以来,受空气湿度较大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北京遭遇连续高温雾霾天气,全城空气质量多次达到重度污染状态。

  从此次雾霾持续的时间和群众对污染的直接感观来看,雾霾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群众生活,但有关部门在此次雾霾过程中的应对却少有耳闻。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官网的信息,7月6日,北京市所有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AQI日均值都超过200。按照《北京市重污染天应急预案》规定,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AQI在201~300之间),即发布蓝色预警。但有关部门并未在7月5日发布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

  在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官方微博对7月6日白天全市空气质量的预报中,城六区的AQI在190~210之间,西北部在168~180之间,西南部在180~200之间,东北部在150~170之间,东南部在145~165之间,全部为中度污染。

  根据这条预报,北京市的确不用启动应急预案。可事实上,这条预报和最终的结果却有着明显差异。

  这样的预报一方面让人质疑环保部门的监测预警能力,另一方面还会让人质疑有关部门是否因为害怕启动应急预案而打“安全牌”。

  应急预案一旦启动,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极大,实施难度也极大,即使在蓝色预警的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中,也需要环保、住建、环卫等多部门的协同行动。

  此外,在气象条件较好的夏季启动重污染天应急预案,全国尚无先例。一旦启动,是不是宣告了这个地方的治霾工作做得不到位,相信在不少地方都会有这样的顾虑。

  不启动应急预案,自然难有相应的应急治理措施,空气质量在持续的不利气象条件下几乎无法自然改善。这场高温下的雾霾暴露出了我们在应急治理上的空白和无力。

  不论污染程度如何,持续的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都有巨大的威胁。在应对污染程度不断变化的持续雾霾天气时,各地各部门不能因为污染程度不足以启动应急预案就束手无策,更不能抱着“等风盼雨”的心态而无所作为。

  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将“空气重污染”作为偶发现象制定应急预案,但对于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来说,“空气重污染”已经不能算作偶发现象了。因此,除了应急预案之外,在空气污染程度逐渐加重的过程中,还应该有其他相应的措施及早介入。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以此次高温雾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雾霾应急治理工作,针对不同的污染程度和阶段,细化相应措施,减缓雾霾天气。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