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重灾区”小广告还是没见少
2014-04-15 08:33:41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 】 浏览:470次 评论:0
本报记者 王东亮 实习生 徐颢哲 董禹含

    从3月起启动的小广告集中整治已逾40天,记者上周起对本市挂账的小广告“重灾区”探访发现,“重灾区”并没有明显的好转迹象,二环路至四环路之间小广告总是在清理、复发之间轮回。

    现象:“旧病复发”速度快

    中关村大街一直是海淀区小广告高发区。因为突击检查,4月8日新中关商场广场地面上的小广告减少了不少。但4月11日傍晚,记者再次来到该地区,发现小广告“旧病复发”,地上被连续贴了内容相同的“刻章办证”小广告十余张。附近的保洁员也唉声叹气,称拿这些粘贴小广告的人没办法。

    西三环公主坟也是小广告“重灾区”之一,桥区附近的小广告清理状况不容乐观,贴小广告的人员和清小广告的人员之间的“猫鼠游戏”一直在进行。4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公交六里桥北里站,几位身穿黄色外套的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正在用清水和铲刀清理公交站牌上的小广告。

    引导员孙聚成告诉记者,除了维持公交车站的正常秩序,清理小广告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但往往刚清理完,贴小广告的“小年轻”就趁他们换班或休息的一小会儿又给贴上了。

    分析:“高压”只能管一阵儿

    4月8日18时,记者来到中关村大街人民大学东门至北京大学东门,人行道地面、公交站牌、路灯杆等上的小广告大为减少,整治工作成效明显。负责清洁天桥上小广告的云瀚清洁工程公司的一名员工说:“最近抓得很紧,贴小广告的明显少了,我们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如果贴小广告的人被抓到,广告都会被没收。”但这种高压态势仅仅保持了5天。记者4月13日再次来到该路段时,小广告数量已经明显增多,间或还能看到粘贴小广告人的行踪。

    4月11日14时,记者来到北京北站附近的地铁西直门站,基本没有看到小广告的踪迹。正在清理地铁口墙体上的残余小广告的唐杰科技环境管理分公司的刘师傅说:“现在西直门、北京北站这块儿对小广告抓得很严,我们公司组织专门的队伍负责清理小广告。”

    在附近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周边,记者也未发现有贴小广告和散发小广告的人。人民医院的一位保安说,这里现在抓得很严,人又多,贴小广告的基本没什么机会。不过,路边的保洁员显然对保持这种局面不抱希望:“过两天城管、治安盯得没这么紧了,小广告就又回来了,他们还是能通过小广告赚到钱,不然不会总赖在这儿不走的。”她表示,之前历次对小广告的整顿结束后,小广告都会报复性增长。

    特点:小广告按地域分类贴

    在公主坟桥南一处公交站牌上,距地面1米以上的地方,“整整齐齐”地贴满了各色小广告,几乎遮住了站牌内容。记者调查发现,公主坟地区的小广告内容最为复杂,主要分为四类:第一,寻男士借精生子的广告。一位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因为这附近有些医院可以做试管婴儿,这些广告八成是冲着这部分患者去的;第二,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招聘工作人员的广告;第三,教育培训类的招生广告;第四,物流公司、保安公司等的招聘广告。

    而在中关村地区,小广告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刻章办证发票”类的小广告,最为“顽固”,几十米的路段有30个之多;第二类是“房屋出租”小广告,在高校附近比较多;第三类是“信用卡取现、代还款”类小广告。

    在大学里学经济学出身的肖炫长期关注小广告发展趋势,他告诉记者,小广告出现按地域分类,表明广告主对附近的人群需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按需供应”小广告显然是为了达到非法利益最大化。“这说明广告主和发广告的人都做了‘功课’,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执法部门顺藤摸瓜揪出藏在小广告背后的推手和受益者,让他们承担清除小广告的工作并进行民事赔偿。”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