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顺自然规律者兴 逆自然规律者亡 ——读姜春云同志新著《生存法则——生态新论》
2014-02-20 13:32:5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429次 评论:0
祝光耀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总顾问姜春云的新著《生态新论》(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与读者见面了。全书紧紧抓住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危机”这个重大命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为指导,通过深刻辩证、鞭辟入里的分析,阐述和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宏观战略和重要实践问题。

  作者以新的理念、简明的语言对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如“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工业革命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明,是人类文明演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回顾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指出“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一切文明的基础”。良好而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人类灿烂的古代文明,而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则必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书中列举了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等古代文明的兴衰史,充分印证了生态环境恶化与文明兴衰的紧密联系。从这些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凡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地域或民族,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则步入良性循环,国度得以昌盛,民族得以繁衍。相反,无视自然规律,一味向大自然贪婪索取、不思回报的地域或民族,虽然可以取得一时的繁荣,但无一不陷入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社会矛盾加剧、发展难以为继的困境,最终被无情地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生态兴文明兴,生态衰文明衰”,这是人类历史演进中的一条铁的定律。正是基于这一铁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基于这一基本认识,作者在书中发出呼吁:“人类的生存、发展都是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基础、为前提的。如果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了,也就根本谈不上生存与发展了。难道上下几千年人类文明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自然生态优先,人类的发展必须以自然生态为前提、为转移,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基础之上的法则,不正是维护了最基本的唯物主义观点吗?!”

  纵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普遍经历了环境严重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阶段。全球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就充分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遭遇的环境危机。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追逐资本的无限增长,将自然作为获取利润的工具,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一味索取、掠夺,最终导致发展不可持续、环境严重破坏甚至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在全球发展付出巨大生态环境代价后,人们逐渐认识到重新定位人与自然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在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也遇到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问题。许多地区只关注资源开发、经济增长,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山西是我国著名的煤炭资源大省,上世纪80~90年代奉行“有水快流”的煤炭发展政策,使得小矿、“黑矿”遍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安全事故频发、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区域经济因此也陷入“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煤炭枷锁”之中。从2006年开始,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煤炭资源整合重组的战略决策。在对小矿、“黑矿”进行兼并重组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精细化工。提出了“循环经济是山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的思路。经过集中清理整顿,到2011年,山西省办矿主体由2008年的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单井平均规模达到120万吨/年以上,比2005年提升了6倍多。同时,矿井回采率由平均不足20%提升到80%以上,采煤综合机械化程度由24.8%提升到81%,达到了我国的先进资源利用水平。2011年山西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则同比下降了4.68%,百万吨死亡率同比降低了54.79%,全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树立了安全生产史上新的里程碑。山西省煤炭工业实现了“华丽转身”,获得了跨越发展。

  有些地区在改革初期为了快速摆脱贫困、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选择了“大干快上、粗放增长”的发展道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遭遇了资源环境瓶颈,发展难以为继,经过反思找到自身优势,走上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的路子,其经验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比如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安吉县为摘除贫困帽子,提出“工业强县”道路,引进了一大批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重污染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虽然摘掉了“贫困县”帽子,但却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于1998年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受到“黄牌”警告。安吉人经过深刻反思认识到:只有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安吉的发展才有广阔的出路。2000年,安吉县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强制治理了74家水污染企业,关闭了33家重污染企业,拆除了全县利税大户孝丰纸厂的制浆生产线和老石坎纸厂。同时,积 极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业。2012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4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6.3亿元,获得当年全球唯一一个城市类“联合国人居奖”殊荣,实现了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作者在书中审视了我们面临的现实困境,使我们不得不对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深感忧虑。作者指出,“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最重大最急迫的问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无论是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沙化、荒漠化,还是环境污染,其面积之大、程度之深、危害之重、趋势之烈,都是令人惊讶、发人深省、不可等闲视之的。”问题的原因和症结在哪里?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矛盾”;“我国生态、环境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讲,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索取和掠夺性的落后、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透支’过多、‘赤字’过大,‘债台’高筑。其结果是,功能弱化,‘元气大伤’,不堪重负,难以为继。”

  如何走出人类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困境?作者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俗话说“成也理念,败也理念”,“理念一变天地宽”。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必然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结果。事实证明,凡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决心大、动作快、成效显著的国家、地区、行业,无一不是在领导者、管理层和干部、群众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反,凡是转变迟缓甚至仍然沿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地区、行业、企业,大都奉行的是唯GDP、利益至上的发展理念。二是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并非单指经济增长方式,而是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布局、资源环境、社会民生、宏观管理和制度的调整与改革等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深刻变革。可以说,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种种矛盾与困境,都要通过转变发展理论和发展方式加以破解。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下决心克服体制机制障碍,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三是制度保障。正确的发展理念必须有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保障,从而对政府、机关、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与引导,使中央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四是技术进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若不在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空话。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的老路,如何解决资源环境瓶颈对发展的制约,技术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作者主张多策并举、综合施治,并系统阐述了弘扬生态道德和文化、再造秀美山川、发展绿色新型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遏制过度消费、推进公众参与、加强国际合作等对策策略。

  作者展望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坚信“一向不畏艰险、勇于进取、极富创造力的中国人民在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先和子孙后代的现代生态文明。作者同时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当今最高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质的升华和飞跃,已经成为指引人类拯救地球生物圈、破解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光辉灿烂未来的灯塔”,“走生态文明之路,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预言全球一定能够“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春云同志遵循中央的战略部署,结合自身经历的社会实践,紧紧围绕破解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个大课题,作了大量调研和探索,先后主编出版了《中国农业概论》、《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以及《姜春云调研文集》之《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等多部著作,撰写发表了上百篇相关讲话和署名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和生态文明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点。《生态新论》这部著作集中展示了春云同志多年潜心研究生态和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是他对全球生态危机形成根源及破解方法、中外生态文明理论探索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想等问题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的智慧结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哲理性、知识性和创新性。全书主线清晰,理念新颖,论述深刻,语言精炼,读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我有幸参与了《生态新论》的编审,很高兴能在此向社会各界推荐春云同志的这本新书,共同学习其中的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其中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可从这本书里找到释疑解惑、深化理解的答案。本书的出版将对指导和推动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投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