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中组部印发通知改进政绩考核工作 加大环境损害等指标权重
2013-12-11 09:14:11 来源: 作者: 【 】 浏览:445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综合报道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日前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所列8项关键性内容,直指以往政绩考核中的各种弊端。其中一大亮点在于,明确提出不能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

  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的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作出了具体部署。

  《通知》提出,加强对政绩的综合分析,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与代价;既注重考核显绩,更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既考核尽力而为,又考核量力而行。防止和纠正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速度。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仅仅一个月内,中央即下发《通知》,对能够影响地方党政施政重点和方向的政绩考核体系作出调整与完善,找准了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

  不搞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

  《通知》明确规定,选人用人不能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划等号,将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作为高配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依据,作为末位淘汰的依据。

  《通知》规定,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依此衡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成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能简单地依此评定下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

  这是中央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GDP至上”,一些主政者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承受不起。

  这些规定,对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新官不理旧账”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资源环保指标权重

  《通知》要求,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使考核由单纯比经济总量、发展速度,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

  根据规定,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目标责任考核、绩效考核、任职考察、换届考察以及其他考核考察,要看全面工作,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

  《通知》强调,要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

  《通知》规定,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也要追究责任。

  实行分类考核、差别化考核

  《通知》明确,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

  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对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重点考核扶贫开发成效。

  同时,《通知》要求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设置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标。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