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植物防火墙”植入林场
2013-11-01 08:35:16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 】 浏览:487次 评论:0
“植物防火墙”植入林场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上的松柏林中种下了一片片黄栌,可以对山火起到阻隔的作用。 王海燕摄

  本报记者 王海燕

  种树也可以防火?没错。很多富含水分的阔叶树其实是很好的阻燃树种,集中连片种植,便能起到阻隔山火的作用。

  在本市,这种被称为“植物防火墙”的生物防火措施在西山林场率先试点,截至目前已建成19道、27公里的防火林带。

  从今天起,本市进入新一年度的森林防火期,“植物防火墙”究竟将怎样发挥作用?记者前往西山一探究竟。

  松柏林里建“隔火墙”

  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拔大约500米处,有一个名为“花阳松”的景点。从这里蜿蜒的小路上山,远远的就能看到山脊上有一道黄栌彩叶带。时值深秋,大部分黄栌的叶片已经泛红,在周围侧柏树的映衬下,显得极为娇艳。

  “这片黄栌就是一条天然的隔火带。”陪同记者上山的西山林场资源管理科科长任云卯介绍,这片山梁原本是一片松柏纯林。松柏树富含油脂,一点儿火星就能着,冬春季节防火压力极大。现在看到的黄栌彩叶带,是这几年伐掉一部分松柏树后更新种植的,从山脊绵延到山顶,长3公里,宽20米,约有3000棵树。这条彩叶带把原先的松柏林分隔成了两半,如果有一头起山火,需跳过黄栌带才能烧到另一头。

  黄栌为什么能隔火呢?任云卯介绍,黄栌是阔叶树的一种,夏季枝繁叶茂的时候,因为树体富含水分,不容易着火。秋天,黄栌落叶较早;来年春天,发芽较晚,也就是说冬春季节只有光光的枝条,只要把树下的杂草和灌木清理干净,没有可燃物,树体也很难燃烧,所以能起到阻隔山火的作用。

  阻燃林首选乡土阔叶树

  “其实,不止是黄栌,很多北京的乡土树种就有类似的阻燃作用。”西山林场高级工程师阎海平告诉记者,譬如元宝枫、栓皮栎、白蜡、暴马丁香等阔叶树,都可用作阻燃树种。特别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栓皮栎(国外称橡树),因为树皮较厚,普通的地表火奈何它不得,被火燎之后来年开春照样发芽长枝,阻燃效果极好。

  西山林场从2007年起最早试验建设“植物防火墙”,到今天已建成19道,总计27公里,主要分布在林场的魏家村分场、黑石头分场、黑龙潭分场和卧佛寺分场,大部分建在松柏林集中的区域。

  “植物防火墙”的宽度一般在20米到40米之间。松柏树长得越高,“防火墙”也就相应筑得越宽。而作为生物防火措施,也不是说在林子里栽下几片阔叶树就万事大吉,秋冬季节,树下干枯的杂草、灌木必须清理得一干二净,树冠以下的干枯枝杈也必须全部砍掉。当山火袭击到这里时,因为没有可燃烧的介质,火势蔓延速度就会大大减缓,从而为林火扑救赢得宝贵时间。

  遇山火不再“火烧连营”

  为什么要试验“植物防火墙”?任云卯笑言,这其实也是被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给“逼”出来的。西山林场总面积5949公顷,森林覆盖率92.32%,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植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松柏树。松柏易成活,且一年四季常绿,很快给小西山光秃秃的山头披上了绿装,但也给森林防火带来了隐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着火就是‘火烧连营’,救都救不过来。”林场的一位老职工回忆,针叶纯林在森林防火上的劣势从那时起逐步显现。而这几年西山建成了国家森林公园,每天前来登山的游客络绎不绝,随随便便扔一个烟头,就有可能引发火灾,加上林场面积太大,光靠人为监管,根本管不过来。

  “植物防火墙”通过针阔混交改善森林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抵御火灾的能力。任云卯介绍,试点几年来,林场虽然也零星发生过几次火灾,但都得到了及时有效控制,“火烧连营”的状况没再出现。

  按照西山林场森林防火体系规划,“植物防火墙”将总计建设325道,总面积1108公顷,占林区总面积的18%到20%。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生物防火措施在八达岭林场、十三陵林场等地区也开始试点实施。过去漫山遍野的松柏林将通过改造种下一道道阔叶林带,从而形成天然的隔火区域,防火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