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庆庆 罗岳平 甘杰
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大气污染形势严峻,急需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占全省近60%的GDP。3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地理结构紧凑。但是,由于3市同位于罗霄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的湘江谷地,为气流交汇地区,不利于大气污染物远距离流动,易形成3市大气污染的相互迭加。加之城市群内火电、钢铁、有色冶炼、水泥等重点行业排放大量废气,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污染特征。今年上半年以来,3市首要污染物以PM2.5为主,并出现了灰霾天数持续10天以上的现象。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5月转发了环境保护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尽快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并将其纳入国家“三区十群”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国务院不久前又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据此,长株潭3市必须采取联防联控措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群众满意度。
鉴于长株潭城市群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当前,有必要尽快开展针对这一区域的空气重污染预警预报研究。通过建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与大气环境监管平台,可将大气污染源监管、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模型模拟分析、政策经济技术等空气质量管理各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从而科学规划大气污染防治。
笔者建议,应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统一规划,搭建平台是首要工作。目前,长株潭3市的所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已按新标准进行了监测和联网实时发布,具备了预警预报的基础。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由省财政投入资金,省环保厅牵头,省气象局等相关单位技术配合,引进业务平台和模型合作开发机构,搭建预警预报平台。在预警预报平台搭建过程中,环保系统的有关技术人员要参与系统研发的全过程,并掌握核心技术。
完善大气排放源清单是基本前提。大气排放源清单是实现预警预报的前提条件。只有获得了真实、准确的污染源数据,才有可能开展高水平的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完整的大气排放源清单包括点源排放清单、线源排放清单、面源排放清单和天然源排放清单。通过综合运用在线监测法、手工监测法、排污系数法、物料衡算法、模型法和模型反演法等方法计算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建立源清单动态更新制度。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是关键因素。大气预警预报工作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预报的准确性。例如,需要对城市观象台进行探空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的综合分析、比较、取舍,同时运用多种模型进行预测等。这就要求组建一支能力较强的专业预报员队伍。启动预警预报工作,要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预警预报技术团队的专业应多样化,涵盖环境科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等多个学科。
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是必备条件。开展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以及配套建设大气超级站等,需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特别是系统的维护、更新、升级等经费需要持续投入。因此,在启动预警预报系统之初,就要编制好预算,每年由财政列支专项经费。目前,有的省份用于预警预报体系建设的科研和系统建设费用已高达上亿元。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是成功经验。城市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在系统的建立,还是在运维过程中,单靠环保部门一家是不可能做好的,需要依靠和借助各部门、各机构的优势资源,建立联动机制,统一协调,共同实现。同时,应保持环保部门在工作中的主体、主动地位。
一要明确省市两级开展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的工作分工。建设预警预报系统时,应由省里牵头搭建平台,各市配合建立源清单。系统建成后,省里将预警预报结果发给各市,由各市分别培养自己的预报员,独立开展预警预报工作,从而,可以构建省市两级同时开展、资源共享的格局。
二要注重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平等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统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布局,在原有环境、气象监测点基础上,共建大气成分和气象要素观测站。逐步建立环保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及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健全特殊灾害天气条件下主要环境空气污染事件(如灰霾、秸秆燃烧)的会商联动制度,联合发布空气污染预警预报。
三要强化重污染条件下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的部门合作机制。组建应急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制定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时,需将各相关部门纳入,强调要各司其责。如启动重污染日应急响应后,教育部门要严格落实极重污染区域中小学停止户外锻炼活动等措施;经信部门要要求建材、化工等工业企业停产、降低生产负荷,以落实减排任务;住建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各项扬尘控制措施;市政环卫部门加大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卫生部门向市民发布健康提醒信息;交管部门及时发出极重污染日部分公车停驶指令并监督执行;城管执法部门重点加大施工降尘、道路遗撒及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力度;环保部门则要会同监察部门和政府督查室,共同对重点单位强制性减排情况进行督查和核查。
作者单位: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