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今年以来,连续的雾霾天,让环保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近日正式发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为未来几年北京夺回碧水蓝天指明了“路线图”。
继“方芳看急诊”、“刘冕跑地铁”之后,本报记者王东亮接棒,蹲点北京市12369环保投诉咨询举报中心,直击市民关于环境方面的投诉、举报,见证北京为改善环境所做出的点滴努力,探访为改善空气质量而默默工作的人们,也记录对北京治理环境污染、清洁空气行动的一些思考。
“铃铃铃……”下午4点,位于西北三环附近的北京市环保投诉咨询中心电话受理大厅内,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刚按下接听键,就传来一位男子急躁的声音:“我要投诉!我家楼下有个饭馆,油烟不处理就随意排放。现在我都不敢开窗户,一开窗就被油烟呛得恶心。你们赶紧管管吧!”
这位退休在家的安先生反映的,是一家叫江上渔火的川菜馆的油烟扰民问题。
“准备出现场吧。”带班班长给我派了蹲点后的第一个外出任务单。与我同行的,是丰台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员司红星。
转天的上午十点半,我们来到丰台区西马金润家园小区二区。为啥赶这个点儿来?司红星这个“老环保”精着呢!“来早了,饭馆还没营业,你说他油烟超标,他根本不会认账!”
走进位于紧靠被投诉饭馆的小区23号楼二层的安先生家,我先瞟了一眼屋里的窗户——果然关得紧紧的。由于空气不流通,屋里显得有些闷热。
“你们反应还挺快,昨天投诉,没想到今天你们就来了。”说着,安先生拉上我,直奔紧邻楼下饭馆的阳台,打开推拉窗。果然,一股浓重的、夹杂着鱼腥的辣油味儿扑面而来,让人口鼻发痒。与油烟味儿一齐送进来的,还有楼下排风扇不小的动静。
安先生和老伴退休在家,家中还奉养着年近九旬的老父亲,一家人都为大热天不能开窗透气心烦。“一开窗,家里就满是油烟味儿,夏天还有腥膻的烤羊肉串味。”安先生说,小孙女来玩时,经常会拉开窗户,提鼻子一闻,然后回头告诉奶奶,楼下的客人又点了什么菜。
安先生说:“我们找过他们提意见,可人家根本不理,后来再去找,老板干脆躲起来不见。我们只好投诉。”
我和司红星对视了一下:看来,安先生把希望都寄托在环保执法人员身上了。
取证完毕,我们来到江上渔火饭馆。亮出执法证说明来意后,饭馆负责人慢吞吞地现身了。“这店是我们刚盘过来的,排烟和鼓风设备是不是有问题,我们也不知道。”自称是饭馆经理的田小军见到执法人员,第一句话就是推卸责任。
“不知道有问题是不是?没关系,我帮你查查。”司红星边说边来到后厨门外,找来梯子,攀爬上屋顶。仔细检查了油烟净化设施后,司红星又干净利落地从房上下来。“你这油烟净化设施多长时间没清洗保养了?”
“呃……”
“烟道盘管里积了厚厚一层油渍,过滤网都糊死了!”在检查油烟净化装置铭牌时,司红星又有新发现,“你看,这设备都超出使用年限了,怎么还用呢!”
田小军还想解释,被司红星拦住。“群众投诉你,不是邻居与你作对。饭馆违法排放油烟,对居民生活造成危害,当然会引起居民不满。你知道为啥要让饭馆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吗?”不仅田小军摇头,赶来看热闹的附近饭馆的服务员也都连连摇头。
“炒菜的油烟,实际上就是一颗颗超小的油滴。油滴很黏,如果不经过滤、处理,直接飘散到空中,就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微粒,形成咱们北京正在防控的PM2.5。”司红星掏出手机,打开“北京空气质量”应用,屏幕上的首要污染物PM2.5和AQI数据180显得特别刺眼。
司红星表情严肃,但话说得诚恳:“你开饭馆,为的是赚钱,但也不能置邻居和其他市民的健康于不顾啊!再说了,空气质量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为省俩钱儿污染了空气,你和家人也受影响不是!”
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触动了田小军。“司监察员,我这就挂出停业牌子,马上改造油烟净化器。改完了,您再来看。”虽然一脸不舍,田小军还是让服务员关门谢客。
三天后,我们再到江上渔火复查,一套崭新的油烟净化设备已经安装完成并通过检测,那套噪音极大的排风系统也一并更换了。
“满意,满意!”再次来到安先生家,窗子大开,清风徐来,“等周末再让小孙女闻闻,看还能不能闻到楼下的油烟味儿了!”
采访后记
可能许多市民并不知道,看不见闻得着的餐饮油烟,也是形成PM2.5的“元凶”。而餐饮油烟,饭馆、餐厅是排放主力。消除油烟污染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