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 郭婧
9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美丽北京-中芬清洁技术合作研讨会上,芬兰总理于尔基·卡泰宁、芬兰环境部长维利·尼尼斯托率由30多位清洁技术领域成员组成的商业代表团,带来了芬兰的世界级高水平清洁技术。值此机会,记者有幸对尼尼斯托部长进行了一次专访。
中芬联手“美丽北京”项目
“我们很有兴趣在空气治理方面与中国开展合作”
“中国政府认识到了提高空气质量的必要性,设定了环境质量标准,并且已经与芬兰企业和政府在空气质量方面开展合作,比如我们正在开展的‘美丽北京’合作项目。”尼尼斯托说。
今年4月9日,中芬“美丽北京”合作项目由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TEKES)和中国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6月20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正式启动。项目旨在借助芬兰在清洁技术方面的科研能力,探讨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
根据项目工作方案,双方专家将围绕能源生产与输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以及主要工业行业等领域开展研究,探究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同时,还将开展大气质量监测和分析方面的研究。项目最终报告拟于2014年末完成。
尼尼斯托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寻找高科技清洁技术手段应对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提高北京空气质量。“我们也在寻求使用清洁技术改善环境、改善人们健康状况的方法。我们很有兴趣在这一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希望今后能增强与中国环境保护部的合作。”尼尼斯托坦言。
“我认为,‘美丽北京’项目是一个把先进清洁技术带到中国、满足中国需求的好方法,它能帮助中国政府使用先进的清洁技术监测空气质量,找到空气污染源。”尼尼斯托说,“我在会见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时,他对‘美丽北京’项目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如果合作顺利,并且项目取得理想的成果,我们可以把北京经验推广到中国其他城市,帮助这些城市改善空气质量。”
北京市政府日前发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尼尼斯托表示,芬兰企业将积极参与到整个进程中来,为中方达成此目标贡献力量。
环境恶化催生世界顶尖清洁技术
“中芬两国可以在清洁技术方面互相学习,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芬兰总理卡泰宁在美丽北京-中芬清洁技术合作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中芬两国可以互相学习。那么,中芬两国在环境保护领域有哪些地方值得互相学习?
“芬兰是世界上河流和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冶金和金属等重工业的大力发展,芬兰经历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为改善环境质量做了很多努力。”尼尼斯托说:“许多受到污染的湖泊和河流已被妥善治理,工厂附近的空气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今天,芬兰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都很好,很多湖泊的水可以直接饮用。我们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积累了经验。”
也许正是因为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后的芬兰开始潜心研究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如今已成为世界顶尖的清洁技术使用国和输出国。
“中芬两国可以在清洁技术方面互相学习,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尼尼斯托说,“中国在环境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环境质量,这很令人兴奋。中国地域广袤,各地条件有所差异,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我们在合作‘美丽北京’这样的项目时,中国企业有条件、有机会加快技术革新,在全球清洁技术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能源匮乏打造可再生能源强国
“需要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使用可再生能源,将废弃的粮食转变成生物燃料”
除了清洁技术方面外,多年来,芬兰在清洁能源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矿藏、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同时,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因此,需要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使用可再生能源,将废弃的粮食转变成生物燃料。”尼尼斯托认为,芬兰在这方面可以说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芬兰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芬兰就为国内高涨的能源需求担忧。此后,芬兰一方面依赖从国外进口,另一方面决定开发国内的可再生能源。芬兰目前可再生能源已经占到芬兰整体能源利用的25%,而在中国这个比例仅为1.8%。上世纪80年代,芬兰政府还专门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局,推动芬兰企业的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和应用。
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呢?尼尼斯托认为,维持经济增长对国家来说很重要,然而,发展经济不能不考虑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可持续的办法是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这样还能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尼尼斯托举了芬兰旅游业的例子。芬兰因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包括中国人前去旅游,去亲近自然。“我们要创造新的更加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未来中国与芬兰能在这方面开展合作。”尼尼斯托说。
“信是千湖国,港湾分外多。森林峰岭立,岛屿似星罗。”这是郭沫若在上世纪50年代访问芬兰后留下的诗句。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个北欧小国不仅顺利实现了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全球最环保的国家之一,而且还将其清洁技术和环保理念带到世界各地,努力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