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昭通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13-09-02 10:39:23 来源: 作者: 【 】 浏览:295次 评论:0
云南省昭通市地处滇东北、金沙江下游,位于滇、川、黔交界处的乌蒙山腹地,属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四大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交汇地带,有“资源金三角”和“聚宝盆”的美誉,境内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但同时昭通市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实现水复其清、山复其绿、云复其淡的良好愿景?


    近年来,昭通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深入实施“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和发展绿色经济,筑起长江上游的一道生态屏障。


    昭通市积极开展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和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加大水资源及水源地保护力度,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突出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相协调。


    健全机构,加大投入,完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为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昭通市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环保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完善了由各级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昭通市先后制定了《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决定》和《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了《昭通市生态环境总体规划》、《昭通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昭通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等一系列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为有效推进昭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切实推动昭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根据云南省环保厅《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昭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昭通委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了《昭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成立了昭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领导组,切实加强对境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


    昭通市进一步强化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城市绿地的保护,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质量。截至目前,昭通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个、市级8个、县级1个,保护区面积达15万公顷,占昭通市国土面积的6.7%。


    通过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昭通境内生物物种不断丰富,6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5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主要分布地得到了长期有效的保护,黑颈鹤、巧家五针松等珍稀动植物种群数量开始回升,基本达到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的要求。


    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加强农业环境管理


    昭通市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乡村。以土壤、水源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农用地膜,加大农村面源治理力度,有效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推进“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昭通结合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以打造“七彩云南·秀美昭通”为主题,不断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生态功能。

 


    截至目前,昭通市建成了医疗固体废物处置中心,11个县区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且大部分已投入正常运行。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70%。


    昭通市争取各级环保专项资金800多万元,实施了昭通渔洞水库库区集镇垃圾填埋场等11个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整合项目资金加强渔洞水库径流区污染治理,建成5座年平均处理能力627吨的集镇垃圾简易填埋场。


    同时,昭通市争取环保专项资金1134万元,对13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逐步缓解了村庄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昭通市在11个县区建立监测点,建立高效、快速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重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监测体系。


    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开展生态功能基础调查


    为切实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现省级生态市创建目标,昭通市政府组织成立了生态市创建工作机构,召开部门协调会明确了县区政府及市直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及目标任务,制定下发了《昭通市创建省级生态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生态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步骤及措施。


    目前,全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调研工作已全部结束,编制单位正按照昭通市生态市创建有关工作要求,推进落实计划,梳理各县区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调研材料,确定人员着手编制《昭通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昭通生态市创建工作按照预定计划正常推进。


    昭通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了生态示范系列创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草)、石漠化综合防治等建设工程。


    昭通市通过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3平方公里。实施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1.2%,森林覆盖率达到32.6%,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功能逐步得到恢复。


    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区均深入开展了生态示范创建工程和绿色创建工程,有17个乡镇被云南省政府表彰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有15个行政村被市政府表彰命名为“昭通市市级生态村”,创建各级绿色学校58所(其中省级12 所、市级25所、县级21所)、各级绿色社区13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两个、县级8个)、县级绿色酒店5家。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