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跨越式发展不能以资源环境为代价
2013-08-23 10:19:2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373次 评论:0
 ◆耿海清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一轮对口援疆为兵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随后分别从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安排等多个方面对新疆经济进行扶持,并组织了19个省市的对口援疆活动。受此影响,兵团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保持了50%以上的高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16%,均在全国名列前茅。从兵团环保局审批的建设项目情况来看,2011年和2012年年均数量较“十一五”期间增加了82%,年均投资总额增加了7.7倍,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增加了3.7倍,呈现出明显的大型化和资本密集化趋势。


    但是,在兵团投资热情高涨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两高一资”项目较多,给当地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近两年来,兵团火电、钢铁、煤化工、石油化工、水泥、多晶硅六大行业投资总额高达853亿元,占近两年投资总额的65%,接近“十一五”期间的7倍。这一势头至今未减。根据环境保护部西北督察中心的有关资料,目前兵团在建和拟建钢铁产能高达1600万吨,水泥1241万吨,电解铝400万吨。由于大量上马“两高一资”项目,兵团2012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3项污染物排放强度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二是产业布局不均衡,导致部分区域环境压力过大。兵团当前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其中工业化是“三化”重点。然而,从工业项目的布局来看,主要集中在生态脆弱、环境敏感的一师、四师、六师、七师、八师。这5个师集中了兵团“十一五”以来拟建项目数的57.8%。特别是六师和八师,均处于乌鲁木齐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内,却集中了2006年~2012年间兵团审批项目数的32%,投资额的60%。由于火电和水泥项目比例较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到了兵团的60%以上。


    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较为突出,难以形成集群优势。兵团的工业园区数量在近3年翻了一番,现已达到28个。然而,从各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建设内容来看,低水平、同质化倾向非常明显,大多以煤化工、电力、冶金、建材等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高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其中,能耗物耗高、经济贡献与污染贡献不成比例的多晶硅、传统煤化工、水泥、印染等项目不仅布局分散,且多为孤立项目,配套和关联产业发展不足,难以形成集群优势。


    过度依赖重化工业的发展模式,已经对兵团的节能减排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迄今,兵团已经连续两年未能完成国家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是生产总值增速的两倍,并且环境违法事件屡次发生,其中“两高一资”项目在短期内大量上马是重要原因。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兵团如果继续不加控制地引进“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项目,任其挤占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不仅短期内难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从长期看也不符合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为此,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管理。


    一是科学设计发展路径。对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缺乏深刻认识,仍然使用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兵团近年来大上特上“两高一资”项目的根本原因。对此,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三化”建设,科学设计发展路径。兵团的跨越式发展,应追求跨越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单纯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发展阶段,尽力避免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尽快步入质量和效率优先的发展轨道。


    二是优化招商引资方式。过去零打碎敲式的招商引资模式,再加上众多优惠政策,是导致兵团新建项目鱼龙混杂、布局混乱、清洁生产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今后,应尽量围绕某一有实力的企业先行开展产业链设计,然后整体引入,实现培育产业集群和提高环保水平的有机结合。同时,将企业的能耗物耗水平、污染物排放强度、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与企业能够享受的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挂起钩来。此外,从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兵团引入的项目在同行业内应至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是加强空间准入管理。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是从决策源头防范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兵团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应以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等为依据,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为此,应适时开展兵团水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分析,在摸清本底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发展空间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对于人地矛盾已经非常突出的问题区域,可考虑主动开展战略环评,通过顶层设计来理顺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四是强化环境准入控制。兵团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形势已经异常严峻,必须严格总量核算和总量管理,必要时对相关师和企业实施限批。对于新、扩、改建项目,必须提出主要污染物总量平衡方案,明确削减替代来源及替代量,以此促进企业进一步挖掘减排潜力。针对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置设施等普遍严重滞后的现状,发改、城建、环保等部门应考虑将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项目核准、资金支持、环评审批、甚至“区域限批”挂起钩来,改变地方政府重招商引资、轻环保配套的现状。


    五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或批建不符,未按环评要求同步建设和运行污染防治设施,项目建成后久拖不验等环境违法问题突出,是兵团污染形势严重的直接原因。对此,必须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于未批先建项目,除依法严肃查处外,还应考虑对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对于没有落实环保“三同时”的企业,一律不予验收,不准投入运行;对于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师和企业,应予以通报,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是推进全过程环境管理。针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必须推进全过程环境管理。首先,应尽快推进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敦促企业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要求。其次,应逐步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建立覆盖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体系。在兵团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推进全过程环境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并将环境污染在线监测作为重要抓手。


    作者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战略所主任工程师,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局挂职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