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滇池未出现蓝藻严重富集
2013-08-23 10:14:27 来源: 作者: 【 】 浏览:400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记者蒋朝晖


    长期以来,滇池蓝藻治理一直是云南省昆明市开展滇池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当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探索,滇池蓝藻治理逐步走上了一条从源头控制污染减少蓝藻富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增强清除蓝藻实效的路子。


    记者日前在昆明市采访时发现,尽管4年连旱导致污染物在滇池湖体内浓缩富集,为蓝藻水华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极佳的外部条件,而且今年持续高温,也有利于蓝藻水华的增殖繁衍。但蓝藻水华治理的成效依然显现,今年夏天滇池未出现蓝藻严重富集。


    ■滇池为何易形成蓝藻水华?


    滇池位于流域的最低处,是一个半封闭的城市下游湖泊。湖泊呈南北向,昆明主城区分布于它的北部。因众多入湖河流流经城市、村镇和农田,携带了大量污染物质最终进入滇池,使之成为滇池流域内最大的纳污水体,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造成蓝藻的季节性异常繁殖。


    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韩亚平告诉记者,滇池总体水质为重度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蓝藻就一直是滇池水体中藻类植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种类。每年的3~11月是蓝藻生长繁殖的常规时期,其中5~10月是蓝藻水华严重富集的重点时段。


    ■怎么减少蓝藻富集?


    一直以来,如何有效控制蓝藻水华是云南省和昆明市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


    韩亚平说,滇池蓝藻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水质富营养化,要解决蓝藻富集问题,必须进行截污治污和水环境整治。


    据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和丽川介绍,自“九五”开始,昆明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推动滇池水污染治理。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各部委的支持帮助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昆明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三湖”治理力度的机遇,完善滇池水污染治理思路,实施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等六大工程,滇池治理全面提速。


    六大工程的持续推进,使滇池水质快速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滇池草海水体已连续3年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外海自“十一五”以来一直保持中度富营养状态。目前,滇池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局部水域、主要入湖河道水体景观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滇池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记者采访期间,正逢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在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召开推进滇池底泥疏浚工作会议。王道兴说,治理蓝藻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只有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富营养化物质聚集,改善蓝藻滋生环境和载体,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减少蓝藻的富集。


    ■靠什么增强控藻除藻实效?


    近年来,在云南省环保厅和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昆明市坚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滇池蓝藻治理新途径。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置滇池蓝藻富集,昆明市政府每年都要制定滇池蓝藻处置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关于滇池蓝藻大规模暴发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按照职责任务分工,相关部门和单位狠抓落实。


    昆明市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成果为技术指导,从滇池实际出发,走既削减蓝藻水华生物量,又积极控制蓝藻水华生产力的标本兼治路线,开展滤食性生物控制蓝藻水华,岸带水生植被创建,岸带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蓝藻水华的固定收获与分离等一系列研究和探索,逐步摸索出一套清除蓝藻的方法。


    据了解,昆明市坚持日常清除和应急打捞相结合,采用围、隔、抽吸、引流等手段,通过机械、人工的方式清除蓝藻。同时,采取强化滇池管理执法、严厉打击污染滇池的违法行为、加强滤食性鱼类投放力度等措施整治蓝藻水华。


    昆明市政府每年均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滇池重点水域的机械清除蓝藻和水面保洁。近年来,通过水藻分离措施,蓝藻水华高峰期每日处理富藻水约4万立方米,相当于从滇池水体中去除350吨蓝藻(鲜重)。每年打捞蓝藻富藻水近400万立方米,相当于从滇池水体中清除近3万吨蓝藻,共削减240多吨总氮、30多吨总磷,有效缓解了水面蓝藻水华堆积程度,改善了滇池重点水域水体景观。


    通过多年监测和观测,自2006年以来,滇池北部蓝藻富集区年均水体叶绿素a浓度呈现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2012年滇池北部水体中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180μg/L,只相当于“十一五”初期这片水域年均叶绿素a含量的40%左右。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永定说,经过十几年艰苦努力,昆明在控制滇池的蓝藻水华灾害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按照目前滇池的营养水平和水生态状况,蓝藻水华的发生在总体受控的趋势中会出现震荡性波动,而且多年蓝藻水华在湖内繁衍产生的次生效应,如可能导致化学需氧量上升、溶氧量下降,需要人们深入研究和毫不松懈地严加控制。

 

    现场直击


没有发现蓝藻严重富集迹象


    连续4年严重干旱,基本上抵消了过去10多年来滇池流域因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和湖滨生态状况改善所产生的作用,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滇池蓝藻治理现状如何?


    8月17日,在滇池海东湿地紧邻湖水的观景台上,泛绿的蓝藻随波漂浮,没有发现严重富集的迹象。


    采访中,记者在位于西山脚下滇池外海与草海交界不远处看到,印着“滇池蓝藻”四个醒目红字的鲸鲨5号蓝藻打捞船静静地停靠在码头上。这一景象证实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柳伟给记者介绍的情况:因滇池蓝藻未形成严重富集,现有的4艘移动式蓝藻打捞处理船这几天都没有动。


    走进滇池龙门藻水分离站,记者看到,设计处理能力两万立方米/天、采用强化二级气浮与离心脱水工艺处理蓝藻的各项设施正在运转。


    值班员董烨告诉记者:“这个藻水分离站沿滇池西北角蓝藻富集程度较高的地方,分别设置了5个吸藻口抽取滇池富藻水。因蓝藻富集程度较低,目前处理的藻水约6000~7000立方米/天,经过分离后的藻渣约7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处理量有所下降。”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