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从垃圾场到锦绣谷
2013-08-21 09:57:21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 】 浏览:289次 评论:0
本报记者 温子健    

  卢沟桥以北、鹰山以南的永定河西岸,现今的北京园博园。

  每天,数以万计的游人在这里徜徉,赏锦绣谷飞瀑叠翠,览各地园林胜景。对摄影师王久良来说,每每来到这片土地,内心的震撼与激荡,绝非一般游客所能体味。

  5年间,他行走在这里,记录下这片当时北京市最大的非正规建筑垃圾填埋场化腐朽为神奇,变身园博园的涅槃。

  2009年3月,早春。正在拍摄纪实摄影专题的王久良“慕名”而来, “当时的震撼简直无法言表,一望无际的垃圾场,到处灰蒙蒙,看不到一棵树、一棵草,建筑垃圾倾倒在挖沙形成的30多米深坑里,体量大到难以估量。”

  王久良在附近村子里找了个小旅馆,一住就是3个月。映入镜头的,除了垃圾场,还有驻扎在此的拾荒大军。上千名拾荒者用垃圾堆里捡来的门板、砖块等搭起一个个简易窝棚,像一个个村落散布在垃圾场个个角落。

  周边村民也饱受垃圾之苦,每天晚上几百辆次的卡车往里运垃圾,几乎整个京西的建筑垃圾都往这里倒,噪音扰民,环境更是糟糕。

  3个月集中拍摄完毕后,王久良每月都来这里走走看看。好消息不断传来:当年11月,市政府启动了“城南行动计划”;12月,北京赢得2013年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举办权,而且听说园博会就选址在这片大沙坑!

  当时王久良还颇为担心,在这里办园博会,光整治垃圾场就是多大的工作量啊!但很快,运送建筑垃圾的大卡车不来了,拾荒者们陆续撤离了,大规模的场地治理开始了。等到2010年三四月,方圆几公里的垃圾场竟然基本平整了,没有了散布的窝棚,没有了漫天尘土,也没有了漫天飞舞的塑料袋。到夏天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更多的大卡车开来,运来的是一车车用来覆土种植植被的黄土。园博园的建设场景,又成了王久良的记录对象。

  今年5月园博会一开幕,王久良就兴冲冲去了,“变化太大了,简直不敢相信!”锦绣谷、北京园、台湾园……每一处昔日熟悉的地点,都成了园博园赏心悦目的景点。于是,这组记录这片土地5年巨变的照片诞生了。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