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合理布局可为城市降温
2013-08-07 10:14:1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398次 评论:0
  ◆苗向东


    我国西北、华北、江南、华南等地近日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8月初,北方高温的大陆高压势力有所减弱,但南方高温却愈演愈烈,热浪呈快速蔓延态势。我们的城市缘何变成了热岛?


    气温居高不下,首要的因素便是天气,但是城市中一些人为因素对高温天气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最为关键和直接的便是城市规划的不科学与不合理。在城市规划中,地点、时间、气候是不可控因素,但是城市规模、形态、关系是可控的,应通过合理规划弥补不可控的因素。


    据了解,在城市建设和改建时,欧美一些国家经常巧妙运用、结合建筑设计和自然资源,避免“热岛效应”。其目的在于通过规划布局,打通城市风道,引风入城后,使得城市自我降温。


    通过改变城市布局来避免“热岛效应”的做法,在我国已有成功范例。如上海世博会召开时,世博园区滨江岸线成为10公里长的上海新外滩和城市“凉岛”。此外,把大部分园区的建筑和展馆架空,使夏季常见的东南风从建筑物下方徐徐吹过,使人们在高楼林立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穿堂风”。这种易于通风、散热的城市空间结构,不仅有利于“热岛效应”的缓解,而且有利于城市污染物扩散。


    其实,除上海之外,很多城市也可以通过改变城市布局来避免热岛效应。如武汉是有名的“火炉”,如果规划合理,就能将城市修建成“大风扇”。武汉是有名的水城,分布着很多江河湖泊。武汉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与长江平行。按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让风能顺利穿过城市。因此,汉阳的主道路宜多开辟南北向主通道;武昌的东南片宜开辟东南向主通道,东北侧宜开辟东北向主通道;汉口则保持现有平行长江、汉江的长街和垂直两江的短巷,这样就能使江风、湖风刮进主城区,充当都市的“大风扇”。


    因此,在有江河湖海分布的城市,要充分利用江河湖海带来的自然风以及水体降温增湿特点,在沿岸留出足够的空间,形成“风道”,从而使风和水汽通过“空中走廊”进入城市,发挥城市“大风扇”的功效。除此之外,为了“空中走廊”通畅,要特别控制城市上风向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防止风因建筑物过高和过密被阻挡,从而造成大量的热量和温室气体滞留。


    除了城市的整体布局外,在建筑小区设计上还应注意:大型城市公寓周围必须留下超过建筑基盘面积的空间,这样可以带来空气的流动,达到和空调相似的制冷效果。市区内建筑要避免呈团块状分布,合理安排建筑间距,加快市区与郊区的空气流通。从居住小区建筑布局形式来看,错位布局优于行列式;点式和条式结合,优于单一平面布局;面风向半围合式,也利于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


    总之,城市规划对城市“体温”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与大自然和平相处,使大自然真正为人类服务。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