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有多少“西湖”可以驻足?
2013-08-01 09:38:3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412次 评论:0
马新萍


    酷暑之际,杭州西湖边呈现出万人“白掌拨清波”的盛况,引起众多网友吐槽大煞风景,惊呼美丽的西湖竟然成了天然的“洗脚池”。


    在旅游胜地洗脚固然不雅,但也让人心生感慨,西湖水质会变得这么好,可以使人如此亲近它、喜爱它。现在,城市中还有多少河流、湖泊清澈明净,能让人放松地亲近嬉戏?


    曾几何时,由于污染,西湖水质达到劣Ⅴ类,水体发黑,呈现重度富营养化,市民、游人躲之不及,哪敢围坐堤岸戏水?


    西湖水质变好,得益于杭州市政府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通过引入钱塘江活水,经两座水处理厂处理后再输入西湖,以30天为一个周期,将湖水换一遍,大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同时,为减少人类生活对西湖的影响,杭州对西湖周边的一些住户进行了搬迁,并在西湖中有控制地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进行了清淤、截污纳管等,净化水质。


    经过综合整治,发黑的湖水如今变清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描写的秀美山水风光重现,引得市民和游人留连忘返,“驻足”不前,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像杭州一样,我国许多城市择水而建,水是这些城市的灵魂。但是,近些年来,人类活动对城市水系影响巨大。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导致大规模河岸带被侵占,岸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工业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城市水系造成了污染,黑臭的河水引发市民对环保工作的不满,城市也因此“失魂”、“失色”。


    杭州对西湖的保护与治理值得称道。西湖的核心审美内涵是天人合一,杭州在治理西湖污染时,以此为基准,注重恢复西湖原有风貌和特色,秉持立足为民、还湖于民的理念。现在也有许多地方致力于治河治湖甚至挖湖,出发点却是以此拉动周边土地升值,便于新建的楼盘卖个好价钱,并不以注重水环境生态功能为第一要义。


    西湖治理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让水“活”起来。现在许多城市里的河流、湖泊流动缓慢,自净能力差,如一潭死水,缺乏生命力。让城市里的水“活”起来是治水的根本之策,需改造现有的水网体系,通过建立水动力工程,加强水系内外的水体交换,这需要投入,需要政府的决心。


    城市里河流、湖泊堤岸等是在钢筋丛林里生活的城市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好去处,应该是供市民休闲娱乐放松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暂时寄托心灵的栖息地。


    城市里的水环境与城中生活的每个人息息相关,让市民积极参与进来,开展一些亲水活动,有利于城市水系的保护和监督,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城市水系治理保护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环境课题,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和市民的生活。城市政府需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规划和专门的法律、法规,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各尽其责、分工协作,设立科学评价体系,确保整治效果。


    洁净灵动的水赋予了城市澎湃的活力,城市里的人们又赋予了这片水域鲜活的生命力。看来,让越来越多的 “西湖”变清,让人“驻足”,真不失为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