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耿诺
这一次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动,比以往都要给力。记者日前从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过去的4个月,本市已经拆除了超过500万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而这一成果,源自专项行动中,“良医”为拆除违法建设“量身打造”的三个药方。 多部门联动 切断违建利益链 顶着日头,一组看上去并不起眼的“侦察队”又出现在了丰台区大成郡小区门口。一辆面包车要开进小区,“侦察队员”探头看了一眼车内所装的材料,才请物业放行。 在丰台区所有违建高发的小区门口附近,都有同样的检查组在值班,而其成员的主要任务,则是在这些违法建设高发的居住小区门口查“大车”,对进入小区的装修物料进行检查。如果小区内业主打着“装修”的名义盖违建,这些装修材料就不能进入小区。 “为了从根源上阻止违建,市规划委、市住建委、市工商局、市市政市容委等多个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单位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配合区县逐步停止了违法建设内的水电供应服务。联动机制从建设之初,到后期执行,一截截切断了整条利益链。”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断水断电”的威力,更显现在拆除以营利为目的的违法建设中。 大兴区的日上建材市场占地约68亩,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充斥着加工、经营、存储、住宿等多种低端业态,一直是让大兴区“很头疼”的重点区域。在本次专项行动中,亦庄镇政府先进行了一场安全隐患大检查,停止了违法建设内的经营活动。然后再劝说违法建设人与商户解除出租合同,清退违法建设内的商户。最终违建内的水、电供应被切断,整栋楼成了“废物”,无法再靠出租获利。一个月的时间,这栋楼就被整体拆除,土地也随之腾退。 “断水断电”的措施,在昌平区政府对付全市最大行洪河道内的住宅违建也有用。昌平区在拆除白羊沟度假山庄的10栋小产权房前,由属地镇政府对违法建设先行采取了断水、断电、断路的措施,并多次在施工现场张贴公告、劝返购房人员,约谈土地承包人、施工单位负责人。达到了长期停工的目的后,最终动用12台挖掘机,持续施工12小时,一举将10栋违建小产权住宅彻底拆除。 网格式搜查 确保区县“无死角” 第二个药方,针对的是违法建设中的小萌芽。 “各区县政府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加强日常巡查,同时建立专门队伍,对于新出现的违法建设,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目前,全市各区县基本都实现了违法建设的网格式排查。”这位负责人说。 在丰台区21个街道、乡镇的边边角角中,“隐藏”着248名和属地没有任何关系的网格监督员。只要发现所负责区域内的建筑垒一砖、动一土,他们就会拿出终端拍照,立刻上报丰台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而指挥中心会在1天之内将报告转发区拆违办。丰台区拆违办这个同样和各街道完全没有关系的机构,再派出外勤人员对这些报告逐一核实。核实之后由拆违办发出通知,要求在3天内拆除。 “看到就上传,收到就核实,通知发出后3天内拆除。这一条线,能让新生违建在一周之内拆除。”丰台区拆违办常务副主任赵胜利说。 在台账的上报过程中,东城区和西城区也在“织网”。而这两个区的“网”,则是将规划、城管、房管、园林部门的工作台账进行汇总,实现“五账合一”。工作人员拿着大账本上的材料,逐街逐户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摸排工作。由于中心城区违建零碎,一次次复查、补遗、确认等程序走下来,最终形成了全面细致的台账——共上报违法建设13.9万处,占到了全市总量的90%。 截至6月30日,经过各区县的摸底排查和指挥部办公室的整理汇总,本市已经初步建立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台账,并全部实现了信息平台电子化管理。目前,专项行动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治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新生违法建设仍不断出现,形式和手段更加隐蔽。“专项行动的工作将全面转入攻坚战和持久战。”这位负责人坦言。 政策集成化 织起法律法规网 2011年,本市曾经发布《北京市禁止违法建设若干规定》,对一系列违法行为、惩处办法进行了界定。但在这一轮专项整治行动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密密织就了一张大网,将所有不法行为一网打尽。 “这份文件是为了配合今年印发的《关于查处居住区内违法建设的工作指导意见》,其实是个操作说明书。”昨天下午,市住建委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一边将一份《关于协助做好暂停办理房屋登记和房屋登记信息查询的通知》公布到官方网站上,一边说。 “针对各区县在专项行动中集中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违法建设的认定标准、查处居住区内违法建设等5个工作指导意见,为各区县开展专项行动提供政策依据。而从这些解决难点的措施出发,还有很多治病药方中所需要的‘辅料’正在陆续发布。”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困扰城市发展的违建,不外乎就是居住区中的违建、以集体产业用地为名建设的违建、农村宅基地上的违法建设以及老旧平房区内的违建几种。用于出租居住的违法建设,通常情况下会带来大量的人群聚集、四处横流的污水、煤炉排放的PM2.5,以及各种安全隐患。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其中还不乏‘猛药’。”该位负责人说。“猛药”之一,就是出台了《关于查处居住区内违法建设的工作指导意见》。这份文件中明确了,通过冻结房产交易切断已有违法建设背后的利益链条。数据显示,根据《指导意见》,本市已冻结的房产超过200处,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对2处典型的违法建设进行了拆除。 针对安全隐患突出的区域,本市又发布了《关于查处以集体产业为名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工作指导意见》。“集体产业用地中的违建,大多产业低端、污染环境,也会导致大量人口无序聚集。这主要针对安全隐患突出的违法建设。” 旧城内的违法建设,也有了专门的条文。该位负责人说,本市制定了《关于查处老旧平房区内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对老旧平房区内违法建设的治理要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改善民生、改变城市面貌相结合。本市将按照“居民自愿”的原则,转变改造方式,统一安置标准。 “各项政策的出台,给拆违工作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特别助推了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拆除工作,为长效机制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础。”这位负责人说。 马上就访 业主为啥主动拆 东直门街道30余处违建 业主为啥主动拆 东城区新中街4个老邻居商量一起盖的二层楼,没半个月自己主动拆除了;胡同里老张刚给墙打开要扩一间“门脸”,又自己封上了。轰轰烈烈的专项行动中,东城区东直门街道的30多处违法建设,却全由市民自行拆除。 “他们讲人情,我们也不是不懂道理。大家相互体谅体谅,事儿就过去了。”新中街4户邻居中的大李(化名)最强势,上月却也主动攀上了房,扒了自家盖到一半的二层房。 应对违法建设,东直门街道自有一套“拆违七步工作法”,而这一步步,都带着人情味。 今年5月中,大李撺掇着隔壁3户盖二层。“其他人能盖,咱们也能盖。没事儿。” 几家人动心了,说干就干。二楼刚搭起架子时,却发现街道办的人在胡同口搭起了棚子,开始宣传违法建设的危害性。 “吹风”和“造势”,就是七步法中的头两步。东城区东直门街道主任吴志辉说,在专项行动开始后,先由街道办工作人员去“吹风”,老街坊无论是否有盖小房的意思,先让他们知道这事儿违法。如果遇到要盖的、刚盖的,就“造势”,让他们眼前就能看见宣传的案例。 这之后,则是“亮剑”和“摆阵”。这两步和“摆龙门阵”意思相同,主要是工作人员寻找到盖违建的老百姓,向他们传达必须拆的信息。 大李就被约谈了,而且也成为第四步工作做完之后,惟一一个坚持不拆的居民。 “那我跟您说,这房子怎么拆,还是有门道的。”站在大杂院里吴志辉说,第五步“恳谈”开始了。 和其他几户比起来,大李家的居住条件并不是最差的。之所以盖二层,也是想出租赚点钱。吴志辉瞅准了大李心疼钱,就和他算起了账:“拆除分自拆、帮拆、强拆,自拆和帮拆都还成,如果您拖到强拆,那大机械手一上来,您这二层楼的新窗户可别想要了。您要自拆呢,拆下来的钢材、窗户还能卖点钱。” 这一算账打动了大李。第六步“拆除”开始,一个周末拆得干干净净。 “善后”是七步里最有人情味儿的一步。大李家有老母亲要赡养,他自己打零工收入不稳定。而对他的“善后”,就是在确定其领取低保后,街道办又协调了其他社会援助。“人家对我好,我对人家好;冲着这个,也不再盖违建。”大李说。 新闻链接 10名干部被免职、告诫 参与或包庇违建行为 阻碍正常执法 10名干部被免职、告诫 上半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方面的案件10起,共约谈有关乡镇的主要领导44人次,下发监察建议书5份,给予6人党内警告、降级、撤职等党政纪处分。给予10人免职、行政告诫等行政问责。昨日,市监察局相关负责人公布了这一数据。 这位负责人介绍,在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中,市纪委、市监察局对全市党员干部提出了3个“严禁”,即严禁参与违法建设行动,严禁包庇违法建设行为,严禁阻碍正常的执法活动。而纪检监察部门则加大了督察和追责的力度,将发现问题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 5月份,监察部门对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量大的朝阳区、房山区、昌平区等区县进行了重点检查。5月、6月,纪检监察人员又将信访投诉、政风行风热线等受理的90起有关违法建设重点问题的线索,转交了专题办公室。 在上半年的查处案件中,朝阳区监察局查处了4起案件,给予一名乡党委书记党内警告处分;一名乡长撤销党内职务,行政降级处分;7名乡主管领导,受到免职、行政告诫、诫勉谈话等行政问责。大兴区监察局查处1起案件,在违法建设案件中,给予区城管监察大队一名中层党员干部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丰台区监察局查处了1起案件,给予一名办事处副主任行政警告处分;分别给予办事处书记、城管分队常务副队长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行政问责。门头沟区监察局、房山区监察局各查处一起案件,分别给予村党支部书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平谷区监察局查处两起案件,分别给予镇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通报批评等行政问责。 日前,昌平区流村镇对白羊城村的违法建设白羊沟度假山庄依法进行拆除,这处违建建在王家园水库的泄洪道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