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夜间倒垃圾也被你们查到了,我甘愿接受处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有关部门近日加大清洁乡村工作力度,通过“天网工程”,将半夜乱倒建筑垃圾者逮个正着,当事人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建筑垃圾,就是渣土、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领域的废弃物。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每年新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更是超过了3亿吨,令人触目惊心。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自不待言,且难以回收,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垃圾处理的一大难题。
虽然《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对不按规定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都将给予重罚。但在建筑垃圾处理时,执法机关往往会遭遇建筑公司的躲猫猫。建筑公司通常会采取夜间偷运偷倒的方法,加之由于地域广、人手缺乏等客观原因,决定了环境执法人员总是斗不过精明的建筑公司。
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很值得借鉴。随着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垃圾越来越多,不少建筑公司都存在着随意丢弃建筑垃圾的不良现象,邻接东京的千叶县还曾一度被称为“非法丢弃的圣地”。然而,得益于传票制度,这种情形很快便有所改善。
日本的传票制度规定,产业废弃物排放者有义务发行、回收和核对传票,同时明确规定了排放者确认处理完毕的具体方法。这些传票由7联复写纸组成,分别为A、B1、B2、C1、C2、D、E票。在经历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后,第一排放者只有在A、B2、D、E票都齐全的情况下,才可以最终确认建筑垃圾的处理结束。
按照传票制度相关规定,对于排放者而言,如果传票交付90天内B2、D票没有传回,180天内E票没有传回,排放者就有义务掌握废弃物状况,采取适当措施并汇报给都道府县知事。如果不主动呈报,就会受到处罚。此外,产业废弃物排放者和处理业者都需要保留传票至少5年,一旦出现非法丢弃,这些传票就会成为重要线索。
环环相扣的传票制度,使日本最大程度遏制了非法处理建筑垃圾等产业废弃物的现象,也有利于政府部门掌握产业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处理途径等信息,可谓一举多得。我国不妨借鉴日本经验,在建筑垃圾处理时实行传票制度,真正让垃圾处理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让民众安居,还城市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