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中瑞自贸协定强化环境内容
2013-06-18 10:00:5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217次 评论:0
   ◆李丽平


  2013年5月,中国和瑞士签署了结束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历时3年多、历经9轮磋商的中瑞自贸区谈判尘埃落定。协议有望于今年7月正式签署。


  协定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中瑞自贸协定是一个高水平、内容广泛的协议,不仅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而且包括了环境保护、劳工就业、知识产权等新议题。中瑞自贸协定将创造多项“第一”:我国第一个与欧洲大陆国家达成的自贸区;我国第一个与世界经济20强国家签署的自贸区;我国签署的自贸协定中第一个设单独环境章节并有丰富环境内容的自贸协定。


  自贸协定中纳入丰富环境内容和单独环境章节对我国将是历史性重大突破,意味着环境与贸易间的相互影响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环境保护内涵将更加丰富并被赋予新的使命,对未来签署相关自贸协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对于其他自贸区,中瑞自贸协定中关于环境的地位和内容都得到较大提升和强化,不但在序言中强调贸易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服务贸易市场开放中涉及环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而且设立了单独环境章节。


  环境章节是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并列的章节,下设若干具体条款,其中包括具体的环境合作、推动环境产品和服务扩散等内容。强调在发展贸易和投资的同时,应运用各种方式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以及不能违反国内环境法律法规而降低环境保护水平。


  单设环境章节有何重大意义?


  中瑞自贸协定设立单独环境章节是一大亮点,符合我国环境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单独环境章节设定对中瑞自贸协定签署具有决定性意义。瑞士签署的自贸协定大都设立单独环境章节,称如果不能设立单独环境章节或附属环境协议,则这一自贸协定将无法在其议会通过。在中瑞自贸区协定9次谈判之外,曾3次专门就环境议题与我方开展磋商。


  第二,有利于宣传和树立我国重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良好形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对外投资等增长迅速。这种情况下,在自贸协定中设定单独环境章节意味着我国对保护环境的庄重承诺,也是一种政治宣示。


  第三,将对推动国内环境政策改革提供必要的激励。自贸区协定中包含环境章节或条款,以及由此产生的来自外国政府及企业的压力,有助于促进中国国内环境政策改革,提升环境保护机构的组织能力,更新现有法律框架,强化自身的执行机制。


  第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贸易融合及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环境保护工作不能仅仅关注生产和消费环节,也必须关注流通和贸易环节。环境保护只有融入到经济贸易全过程才能产生全面效果。根据相关研究,我国外贸出口中的虚拟二氧化硫排放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1/3。在自贸协定中融入环境保护要素,加大环境内容,一方面有利于扩大环境保护合作范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好地优化贸易行为和质量。


  第五,是双边环境保护合作的重要补充。尽管中瑞双方也签署了双边环境合作协定,但更多是纯环境合作内容。自贸协定中的环境合作内容将更加丰富,将增加与贸易相关的环境产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环境技术合作等内容,这些对推动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环境技术交流、提高我国环境管理水平、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自贸协定中的环境合作是一种义务性质的环境合作。


  第六,将对我国未来自贸协定谈判及贸易政策制定提供示范效应。我国已经签署了10个自贸区协定,正在同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16个自贸区协定的谈判。中瑞自贸区协定中设立独立环境章节将对正在开展的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等的谈判产生一定示范效应。


  环境与贸易关系的处理带来哪些思考?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实施扩大开放战略,经济发展目标将从关注增长速度转向强调增长质量,在自贸协定中设立环境议题越来越成为其他国家对我国的重要要价,为此,如何恰当处理自贸协定中环境与贸易关系将非常重要,笔者建议:


  第一,借鉴国际经验建立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开展自贸协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展贸易政策和贸易协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是避免环境风险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发达国家如加拿大、欧盟等已经建立了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对所有自贸区协定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从源头避免贸易政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亟需在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之外,拓宽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立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是在《环境保护法》修改中加入政策环评内容,在法律或相关规章制度中确立政策环评的法律基础或依据;二是确定实施贸易政策的单位资质;三是明确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例如在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区协定签订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四是制定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指南或方法手册。


  第二,不断完善自贸区中环境章节内容,积极而又分阶段稳妥地推进。首先,应密切跟踪中瑞自贸协定环境合作实施情况和效果,开展其环境内容的后评估,积累经验,为未来自贸区谈判提供基础和依据。其次,在未来的自贸区环境谈判中把加大能力建设、环境技术援助和环境合作作为必需条件和优先任务,同时设立相关条款对项目实施予以监督。还有,对于一些争端解决机制等实质性、约束性条款可暂缓使用。


  第三,深化自贸区环境与贸易问题研究,为制定科学的谈判对案及国内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笔者建议:一是系统开展自贸区关于环境与贸易基础性、深度性研究,包括环境与贸易理论研究、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论研究;二是开展自贸区环境影响评估,对拟开辟的自贸区进行预先评价,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预防自贸区环境风险的具体对策和方案,提出响应机制和对策。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相关链接


自贸协定中的环境内容


  在自贸协定中设立单独环境章节或涉及环境内容是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210个已经签署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约53%涉及环境内容,这还不包括只有序言涉及可持续发展表述的协定。美国、欧盟和新西兰签署的自贸区协定包含某些内容最全面的环境保护条款,而且内容越来越具体、更具实质性。


  自贸协定直接涉及环境内容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序言中关于“协定的实施应该促进环境保护和/或可持续发展”等一般性或原则性表述;二是服务贸易中关于环境服务市场准入问题;三是设立单独环境章节或附属的环境协定等。第三种是目前自贸协定中涉及环境内容的最详细也是最高形式。


  一般而言,自贸协定中设立环境保护条款有3个主要原因:一是追求可持续发展;二是担心薄弱的环保措施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三是利用多边谈判未能达成一致的制裁措施努力推动国际环境保护进程。


  自贸协定中设立环境条款一般具有两方面作用和意义:一是政治宣示,将保护环境作为一种贸易和投资原则及不能触碰的红线,强调缔约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二是建立相关制度或开展相关活动,保障贸易和投资不降低环境保护水平以及促进环境保护合作。


  我国已经签署的10个自贸协定全部涉及环境内容,不过绝大多数限于在序言中阐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原则、承认将环境保护措施作为常见贸易义务的例外情形的可能性,以及在自贸协定中对环境产品及服务实现自由化内容。例如:在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中承诺在我国入世基础上进一步开放环境服务市场,允许外商独资。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