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里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建设纷争不断,政府重启公众参与程序 (三)
够让双方充分地表达,有助于改善双方对峙的状态,推动问题的解决。即使没有协调机构,政府主动向公众开放信息,接受公众的质询、意见和建议,平等对话,也是积极的举措。
近年来,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地进行着一些尝试,但总体上还只是一些特例,缺少常规化的机制。 记者:六里屯居民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实际上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从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弃建的事件中,政府更应该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呢? 贾西津:冲突的性质与社会对个人权利的认知有密切关系。比如倒退20年,我们对个人权利没有太大的重视,只要这件事情是符合集体利益,不管个人还是国家,都会想当然地认为,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公众不能接受为了集体利益就可以完全牺牲个人利益的观点,从而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 我们在很长时间里强调的“集体”,它常常用来指与其中每一个个体利益都不相符的某种利益,脱离了集体中的每个人,使得牺牲个人的利益变得正常,我认为这个观点非常有害。 如何化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这里存在度的平衡,不是一方利益的绝对取舍。至于两者之间的度在哪里,由谁来判断,通过怎样的过程来确定,就是科学民主决策的过程。即使政府认为这件事情确实是为了公共利益,也要有一个民主协商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逐步意识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并增进了对公民权利保护的认知。同样,公民的维权意识也在快速成长,这使得政府必须做出转变,加快决策科学民主化的进程。事实证明,政府越快速、越主动转变,越会对社会稳态发展有利。 相关链接
从维权者到志愿者
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反对垃圾焚烧厂的事件。各地政府也因此与民众展开互动,“寻找共识、寻找良策”。
2010年2月22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邀请网名为“驴屎蛋”的黄小山作为反对垃圾焚烧的市民代表,参加垃圾考察团赴日本、澳门考察。双方均认为“对抗和指责解决不了问题,沟通才是有益的”。 日本之行后,“驴屎蛋”由单纯的反对垃圾焚烧转而积极倡议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近日,“驴屎蛋”撰写的关于垃圾分类的《绿房子工程》得到了北京市相关部门的积极肯定,试点工作正在筹备之中。 2010年4月9日,广州的网名为“巴索风云”和“阿加西”的两位反对垃圾焚烧的业主代表也接受广州市番禺区政府邀请,到澳门参观考察垃圾焚烧厂。 如今,北京的“驴屎蛋”和广州的“巴索风云”等人已从民间维权者成为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减少垃圾总量的志愿者。
六里屯维权大事记
2006年 9月5日 六里屯地区一小区业主网上发贴称,从中国建设招标网上,查到有关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招标情况。 12月29日 反建居民代表将反对在六里屯建垃圾焚烧厂的申诉信通送达政府机关。
2007年
1月17日 在马连洼街道办事处,海淀区各相关部门就垃圾焚烧厂的问题,与周边居民展开座谈。居民对相关部门的解释并不认可。 1月19日 居民提出对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报告结果进行行政复议的建议。 3月2日 在马连洼街道办事处,海淀区召开第二次有关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的小范围与居民代表的座谈会。 6月5日 海淀区副区长吴亚梅和海淀区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与居民代表在海淀区区政府见面,就六里屯垃圾焚烧厂一事进行沟通。 6月12日 原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关于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行政复议决定。
2008年
10月9日 在《北京晚报》报道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完成环评手续后,居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征集到数千居民签字,向相关政府部门递送书面材料。 2009年 4月14日 六里屯周边小区代表前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环保局和海淀区市政管委,就拟建中的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的相关问题,与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沟通。 7月9日 应居民要求,海淀区市政管委副主任赵立华、主任助理刘利民来到百旺茉莉园,与周边居民就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相关问题进行座谈。
2010年
6月20日 北京市宣布,鲁家山垃圾焚烧厂将在当年开建。
9月17日 六里屯居民参与自然之友组织的生态社区试点家庭活动。
2011年
1月19日 海淀区区委书记赵凤桐在北京市“两会”上表示,北京市海淀垃圾焚烧项目另选新地,放弃六里屯选址。 |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