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5年GDP翻番水质保持Ⅲ类 休养生息的松花江春意盎然(二)
2012-05-21 14:23:3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1314次 评论:0
一道"加法",是用来管好老项目、多还旧账。从工业企业点源污染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通过污染治理项目,最大可能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根本保障。


  2007年,吉林省重点强化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松花江流域内重点行业、污染大户得到有效整治,并及时开展了全省松花江流域"十一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定期调度工作。


  2008年,吉林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对松花江规划执行情况的中期评估(试点)工作。当年11月,省政府成立了由11个部门组成的松花江等流域污染治理项目推进组。推进组以省委常委、副省长马俊清为组长,省环保厅牵头,省发改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1个部门组成。推进组多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进展迟缓的项目,逐一调度,逐一研究,逐一落实。


  2009年,吉林省首次提出,按照项目打捆模式来谋划、组织、推进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项目。确定了"排污者拿一块、政府补一块、资源再利用创收一块"等解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问题的新思路,开始对部分国家配套资金暂未到位的松花江规划项目实施了资金垫付,对未完成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建设任务的地区实施了涉水"区域限批"措施。


  2009年和2010年两年间,针对部分项目国家资金未及时到位的实际情况,吉林省政府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共对《松花江规划》项目垫资3.26亿元,优先安排5000万元地方债券,用于《松花江规划》项目建设,将环保专项资金向重点流域污染防治项目倾斜支持。


  2011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省政府直接对县级政府农业源减排工作进行考核的机制。对于年度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地方政府,加大污染减排专项资金和环保专项治理资金的扶持力度;对于未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地方政府,取消各类专项资金扶持,对处于松花江等重点流域内的地区,暂停审批辖区内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涉水建设项目。


  2011年,吉林省启动了58个项目,投资8.2亿元。今年计划再实施50个项目,投资10亿元,进一步提升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水平。


  整个"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项目共86个,其中,30个污水处理厂项目、47个工业污染防治、9个区域污染防治项目顺利完成。吉林省省长王儒林亲自担任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组长,多次视察松花江流域污染减排情况,亲自组织召开污水处理厂建设调度会议,出席了松花流域11座新建成污水处理厂集中投运启动仪式。


  在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中,吉林省松花江流域获得98.4分,在全国考评的七大流域22个省(市、区)中名列第二。


  去年,吉林省又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3年内国家将投入7亿元,带动省、市、县投入7亿元,用于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及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等污染问题。"这将使吉林省上千个村的农村环境得到治理,近300万人从中受益,农村污染防治有了更好的载体。"吉林省环保厅厅长王国才介绍说。


  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就是农村环境治理和发展绿色农业的一个精彩范例。村党委书记兼东福集团董事长刘延东说,"种田用净水,除草用鸭子,田里还要养鱼、养蟹。"与村里合作的企业负责处置污水,冬季采用污水处理设备,夏季采用人工湿地。孤店子镇镇长吴永俊补充说:"有机农业加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也解决了。"


  从工业减排到农业源减排,吉林省的污染处置面在扩大,松花江的负担在减轻。

松花江在吉林省境内河流总长近千公里,流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水系发达,拥有五道白河、古洞河、头道江、流蛟河、辉发河等众多支流。牵一发而动全身。每条支流的污染,每一次突发事件,若得不到有效处置,都可能给松花江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吉林省把环境管理和风险防范落实在每一个细节,确保松花江水质安全。


  吉林人每每回想起"7·28"化工桶卷入松花江事件,紧张激烈的打捞场面依然历历在目。值得欣慰的是,7071只化工桶,没有一只流出吉林省外。温家宝总理曾评价说:"吉林省打捞化工原料桶工作组织有力、科学部署、打捞成功。"


  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得益于吉林省长期以来严密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和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去年以来,吉林省进一步完善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环境应急专家库和全省风险源档案,建立了全省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库。


  在化工业集聚的吉林市,重点风险源、重点流域和敏感区域实施环境风险防范三级防控体系。所谓三级,即车间、企业、区(流)域三级。


  在吉林石化公司的沙盘面前,吉林石化污水处理厂厂长高兴波向记者介绍到,他们的三级防控指的是防渗漏围堰、二级事故缓冲池和污水处理厂事故缓冲池三级防控。


  数据显示,吉林市已建设围堰5万多延长米,事故缓冲池20多座,容积近30立方米,永久拦污坝两座。在松花江九条二级支流上预设了22个防控断面、两个分流区域。同时,还建有以吉林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为中心、以重点工业企业及相关部门物资储备库为分库的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在下游的松原市,有吉林油田公司所属大小油井2000余座。油田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车昭华骄傲地说:"从设计到运行,我们时时刻刻都将环境安全装在心中"。在松原市内松花江上的江心岛,石油钻探设置正在高速运转。这里距松花江出省断面只有60公里,在这片水面上,吉林油田公司已经连续生产20多年,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


  "输油管路与水流方向一致,在洪水到来前关闭所有采油阀门,并严格清洗输油管路。"车昭华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油田从采油到输油的各个细节。


  作为高风险企业,吉林石化和吉林油田是重点,但并非特例。长春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联合保护城乡环境,共建绿色宜居城市"活动实施方案》,环保局与公安局、工商局等22个政府部门联合下发了18项推进落实文件。全市各级环保机构与管理相对人和服务对象,签订"联保共建"责任书、协议书5000多份,组织开展了十大行动、35项共建活动,努力构建社会环保大机制,以实现环境管理方式的转变。


  在长春市环境监控中心,记者用鼠标点击面前电脑,可以清晰地找到长春市所有污染源信息、污染物排放数据和污染处理设施在线监控视频。随意用鼠标划个区域,可以立即获取这一区域的污染总量和重点企业详细信息。


  环境监察支队通过近年来的信息化的建设,初步解决环境执法发现难、取证难、处理难、控制难的问题,实现"监、管、查、控"的统一,做到快速、准确、高效,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全面实现了对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管功能,规范了环境执法。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