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土地有病人知否?污染土地修复缺乏相关政策标准,也没有稳定的资金渠道(二)
2012-05-11 10:11:4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3228次 评论:0
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对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农用地方面,在住宅和商业用地方面还比较欠缺。"


  据了解,1995年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仅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而对住宅和商业用地并没有涉及。


  "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进行土地的修复,是否会存在过度修复的问题?"李广贺表示,在设定修复目标方面,发达国家已有教训。在20世纪80年代的荷兰,由于没有基于土地再利用原则而制定了过于严格的一般性土壤质量标准,导致大量土壤不能进行再利用,且受污染场地的数量巨大。


  "划定土壤污染治理区的主要依据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赋予环保部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胡静认为,土壤污染清理区域是否列入整治区,要考虑其是否位于人口密集区或者是否与人口密集区接壤以及将来的用途等多种因素。另外,经过清理污染后,如果还需要采取整治措施,也应该将其划定为土壤污染整治区。


  修复污染土壤需要多少钱?


  数千亿医药费确实很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大批工业企业实施了出城进园、退二进三的产业迁移,其退出原址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了开发商觊觎的热土。截止到2008年,北京市四环内就有百余家污染企业搬迁,腾退出800万平方米土地。此外,重庆、广州、上海、沈阳、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都有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实施搬迁。


  据报道,2005年,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的一家铁合金厂,搬走后土地转入商业开发。由于土壤中铬含量超标严重,开发商不得不挖地3尺进行土壤置换,而仅此一笔,就花了5000多万元;苏州化工厂的原址土壤修复,不论采用哪种方案,修复费用都可能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2007年,北京土地储备中心出让一块曾建有农药厂和涂料厂的3万平方米土地,万科集团竞拍下此地块后,采用焚烧方案,土壤修复花了1亿元……


  "我国未来在土壤修复层面上到底有多大的盘子?我认为大体在5000~6000个亿。"李广贺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污染场地数量,以及任何一个场地修复动辄要上亿的资金来看,这个数字可能并不为过。

 治理资金从何而来?

 


  美国超级基金法成研究"教材"


  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费用如此之高,资金问题自然成为很多污染地块再开发的主要障碍。


  近年来,美国超级基金法成了国内修复界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那么对严重污染行业、高风险企业征收特别环境税,用以建立专项的环境污染责任修复基金,从而建立中国"超级基金",是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染场地修复的资金问题呢?


  "答案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因为这其中仍然有一个责任归属的问题:其实美国的超级基金之解决了大约15%超级基金场地的修复费用,剩下超过80%的超级基金场地,仍旧是通过追责找到了相关的污染者,由他们支付修复及相关费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超级基金'应该是有益的,但是建立健全的污染追责体系在当下显得更有必要。"中国环境修复网主编高胜达介绍,美国超级基金法对污染责任采用严厉的追溯既往方式,即包括土地、厂房、设施等不动产的污染者、所有者和使用者都必须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相关责任主体共同承担责任。


  然而,在当前中国污染场地责任追究的情况却是"艰难险阻"。


  国家的"退二进三"政策所涉及的搬迁企业大都是改革开放前就有的国营或国有企业,有的已经破产或资不抵债,还有的企业存续时间长,甚至解放前就已存在,多年间几经转手。


  重庆市环保局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田军认为目前责任难以落实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责任人已消亡;二是责任人难确定;三是责任人虽存在但没有赔偿能力。他提出三建议:"在现有法律政策框架内,创新棕地修复融资;建立地方修复融资平台,统筹使用治理资金;建立土地环境保护专项基金,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而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与土壤环境研究所罗启仕所长介绍了上海在污染场地修复获取资金渠道的经验:"一个是责任人承担;无责任人的,由政府出资;还可以通过协调,由开发商承担修复的资金。"

  相关链接


  如何防范污染场地环境风险?


  第一期污染场地修复行业培训班将开班


  中国环境报讯 第一期污染场地修复行业培训班将于今年6月19~20日在北京开班。本期培训班由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办,中国环境修复网承办,培训内容侧重污染场地管理框架、监管方式和国外经验的交流探讨。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的紧缺,各地大力促进关停、搬迁企业场地再开发,特别是作为商业、住宅用地的再开发利用,从而将污染场地的修复再利用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防范污染场地的环境风险成为我国环境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期培训班是由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召集众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设计的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系列课程之一,该系列课程将针对管理部门和从业者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