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增长率比发达
国家高2~3倍。
大城市从10个攀升至2010年的21个。一方面,排名在全球前25名的城市创造了一半以上的世界财富;另一方面,它们占全球能源消费的75% 、碳排放的80%。
46%下降到2010年的1/3。全球共有14亿人未能连上电网或者无法获得稳定的电能。此外,快速城市化使部分定居点已经安置到了环境脆弱地 区,洪水、泥石流、海啸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对高度集中的人群会产生更大威胁。
平。一些新兴经济体已令百万人口脱离贫困,但是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造成了很高的环境损失。
进一步增大,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仍然在继续增长。但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都更加有效,使得单个产品的消耗量下降。生态税可作为一种 工具用于标定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实际价格,激励绿色经济发展。
地球环境。
造成能源需求增加、林地和草原退化、内陆和海洋水域的富营养化、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洲和拉丁美洲热带沿海地区的虾和对虾养殖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能仅占全球能源总量的0.3%。
,生物燃料增加了35倍。截至2011年中期,世界各地有437座核电站,另有60多座在建。急剧增长的生物燃料带来收益,但是也带来环境和社 会风险。
亿吨增长到14亿吨(2010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和3.8%,其中大部分需求来自亚洲(2008年钢材需求增长近60%)。水泥和钢铁生产贡献 了约6%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的3倍,年增长率达到20%~34%,这种方式不仅较少破坏环境,还有助于发展区域经济和消除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