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
在这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下面,还有一项重大的综合整治工程——半山隧道建设工程。半山隧道是杭州“二绕三纵五横”的组成部分,于2008年底开工,全长约为3100米,其中隧道长2200米,将于2012年全部完工通车。届时从武林广场出发驱车到临平,将省近一半时间。这场整治中,以“道路有机更新”带动“城市有机更新”也不仅仅是这条半山隧道,如康桥路、拱康路等26条主次干道建成通车,使半山和北大桥地区的区域优势更加明显。
绿色屏障多了,道路好了,河道整治也在同步进行中。就在3年前,从半山杭钢河到电厂热水河河道杂草丛生,河水又脏又臭。现在从半山杭钢河新建马家桥码头上船,沿杭钢河东行拐到电厂热水河,沿途河水清澈,两岸建有漂亮的绿化带,不时可见风格迥异的小桥出现眼前。改造好的河岸边基本上都建起了2米~2.5米的游步道,可以走路,也可以骑单车。
近3年来,半山地区已完成40多条(段)河道整治,长度达近百公里,投资20多个亿。同时,实施截污纳管项目285个,日增截污量3.4万吨,截污率接近80%。
碧水青山满城绿 蓝天白云不是梦
半山和北大桥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杭州城市北边区域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通过企业关停搬迁、污染整治、产业结构调整,每年累计削减废气排放量180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3000多万吨、COD2900多吨、煤炭用量120万吨、二氧化硫1.1万吨、危险化学品4万吨。通过实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整治等工程,区域环境承载力得到大幅提高。
通过这“一减一增”,水环境、声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最有说服力的是环境监测数据,半山和北大桥大气监测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4天,比整治前的2006年全年的249天还要多;每平方公里降尘从2010年的20吨/月降至10吨/月。通过实施整治,半山和北大桥地区居住环境更加优美,老百姓对环境满意度提升了;区域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和提升,城市软实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环境整治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杭州城北更多的后续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半山地区的桃园区块、田园区块和运河新城3个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日新月异;杭州协联热电、杭州“蓝孔雀”公司两家关停搬迁企业旧址将建成两大城市综合体的工程施工正在全面铺开,道路建设、河道整治、截污纳管等也正在深入进行。
“一河穿城过,碧水青山满城绿”,推开窗户能看到蓝天白云,足不出户能呼吸清新空气,对于生活在杭州城北的人们来说不再是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