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其中的“万里化工”公司即杭州万里化工有限公司,1991年从杭州市中心搬进北大桥区域发展,主要生产汽车内胎、垫胎等产品。约在5前年,就在与其一条公路之隔的北面建起了“万家花城”小区,其有住户2600多,到2009年居住率达到了80%。小区居民入住后,就不断投诉闻到的橡胶味。这个污染源比较明确,主要来自“万里化工”企业。
其实,在北大桥整治开展之初,“万里化工”就列入了关停搬迁的计划。企业虽然感到才搬入20多年又要“挪窝”有些委曲,但还是积极配合关停搬迁工作。但由于多种各样的原因,企业新厂址一直没有解决,搬迁也就搁了下来。
去年5月,当社区居民再次了解到企业搬迁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时,“两万”矛盾上升了,投诉不断升级。这时,“整治办”组织了一次由企业、企业主管部门、环保局、业主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原计划请3名“万家花城”业主代表参加,结果30多位业主不请自到,还拉起写着“拒绝化工污染,保障居民空气质量”的横幅表示抗议。
对此,“整治办”施展出了“两手硬”的功夫。一方面,督促企业加快关停搬迁,还多次派人帮助企业到外地寻求新厂用地、提供厂地相关信息。同时,督促企业做好临搬迁前的废气排放治理工作,并加强了日夜检查制度,每周至少两三次到企业现场检查。
另一方面,“整治办”建立起企业和小区的“厂居”沟通平台,定期向小区居民通报企业搬迁进展情况。今年8月,在“厂居”沟通平台座谈会上,杭州市环保局负责人向居民表态,即使今年12月31日“万里化工”还不能搬迁到新厂生产,也要让企业停产。9月,“厂居”沟通平台搭建到了企业的新建厂址上,还邀请了5名小区业主代表到企业在外地的新址施工工地进行调研考察,全面、详细地了解新厂的建设情况。
10月25日,“整治办”再次召开座谈会,企业法人、企业主管部门、“整治办”再次向业主代表表态:今年12月31日前“万里化工”不能搬迁也先停产。此举引发了居民一阵阵掌声,抗议的横幅变成了热情笑脸。记者在发稿前获悉,“万里化工”已于近日提前全面停产。
企业在关停搬迁中发展 经济和环保实现双赢
经过努力,半山区域5年整治和北大桥区域3年整治中共关停搬迁企业416家。企业关停搬迁既是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整治办”一直认为:环境整治的目的不是为了关停而关停、限制企业的发展,而在于促进老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
在关停、搬迁的416家企业中,一家家企业在关停搬迁中得到发展就是最生动的事实证明。
佑昌(杭州)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原厂址位于莫干山路913号,即北大桥的核心区块。这家公司主要生产普通荧光灯、灯泡等产品,因为烧重油产生废气和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量的汞,上世纪末被列入专项整治名单。之后在整治中达到了排放标准,又从环保“黑名单”上删除。北大桥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后,“整治办”建议企业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佑昌公司积极采纳意见,很快在外地找到土地。去年底,关停了在北大桥的生产线,同时停止了普通灯具中的老产品,开发新型环保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难得可贵是,虽然佑昌公司产品调整结构后污水量较少,但企业作长远打算,一次性建好污水处理设施,为今后发展留下了空间。公司总经理凌建明介绍说,企业原在北大桥时月用汞量多时达上百公斤,现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年用量也只有几公斤。在效益上,在北大桥年产值为1亿多元,现在年产值可达两亿元,待全部车间建好投产后将达到3.6亿元。
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氟工厂关停搬迁出北大桥后,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企业呈现出产能大幅提高、产品供不应求、效益明显增加、污染持续减少的局面。作为全国仅有的几家非氟利昂灭火剂生产企业,其拳头产品七氟丙烷的产量由搬迁前的2000吨/年增加到3000吨/年。由于引进了先进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每年可以减少15吨~20吨酸排放,以及4吨多工业废气。
杭州塑料工业有限公司、浙江万马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也以关停搬迁为契机倒逼产业升级,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2010年,在北大桥的杭州塑料工业有限公司分步实施关停搬迁后,新建企业的产能增加了近一倍,生产工艺得到了优化,年产值可实现翻番,达到4亿多元。
从两个整治区域关停搬迁中得到发展的并不仅仅是这几家企业。据了解,从2008年底已完成搬迁的杭州市属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通过搬迁调整,15家市属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企业年销售收入从搬迁前的50亿元提高到搬迁后的70.4亿元,增长了40.8%。
“三山公园”变身国家森林公园 综合整治改变“脏、乱、差”旧样
半山和北大桥区域整治是一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仅仅是企业的关停搬迁,还有区域绿化、道路建设、河道整治等一系列工程项目。
半山和北大桥区域整治是一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仅仅是企业的关停搬迁,还有区域绿化、道路建设、河道整治等一系列工程项目。
“山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飞掠酒家。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200多年前清朝诗人马日璐写的一首《杭州半山看桃》,让杭州城北这座并不算高的半山声名鹊起,近代人就以半山为轴建起了半山公园。与半山公园相邻的还有虎山公园和龙山公园,当地人习惯将这3个公园称为“三山”公园。
老工业区时代的“三山”公园也成了“脏、乱、差”的地点之一。2007年11月,半山公园开始了整治,经过几年整治,现在成为了杭州城区内最具独特山水资源和丰厚人文资源完美结合特色的山地公园之一。接着,又整治了另外两个公园,并实施了“三山”公园的连通工程,工程通过游步道将3个公园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增设了健身路径、休闲路径、科教路径、单车越野径四大类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010年9月,“三山”公园连通工程基本完工,接着成功申报“国家森林公园”,今年1月正式挂牌,成为杭州市主城区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与西湖、西溪湿地并列为杭州三大生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