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吨油当量、2020年的4.1吨油当量、2030年的4.5亿吨油当量。
“如果进一步鼓励低品位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海域深水开发,加强陆地新区和中小盆地勘探,加快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全国油气储量产量还会有更加喜人的增长前景。”车长波表示,“要采取不同极差税费政策,鼓励支持对低品位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还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针对动态评价盆地油气地质理论新认识和勘探开发新进展,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勘探领域:石油是科学拓展勘探空间,渤海海域应把握“深浅兼顾、重视深层;新老并重,以老带新”的勘探策略,在加强凸起区勘探的同时,还应向凹陷区特别是邻近凸起的斜坡带寻找油气;勘探领域向复杂断块构造、潜山的非均质储层、多油水系统稠油油藏扩展。滩海主要勘探目标是南堡凹陷、北大港-埕北聚集带、白东-歧东深陷带和涧南-新港聚集带。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应重点勘探陕北老区主力目的层长6油层、新发现的长8油层和浅层的长2油层;西峰油田及周边地区要立足长8主力油层,兼探长3油层,探索长7油层;姬塬地区立体勘探和浅油层精细勘探应以长4+5和长8油层为主,以长7油层为勘探接替;华庆地区应对长6油层整体勘探、整体评价,加强长8油层勘探。后备勘探领域包括长10、长9油层等新层系。
经过近年勘探开发,鄂尔多斯、四川和南海北部深水均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富集区,为此,天然气勘探应侧重资源的富集区。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应重点勘探苏里格地区西部和南部;靖边-高桥地区重点是二叠系和奥陶系;盆地东部重点是上古生界、多套含气层。远景目标区应关注盆地西北部的奥陶系和二叠系,盆地西南部的二叠系,盆地东部盐下目标区和盆地东南部的二叠系、奥陶系。
四川盆地应继续深化勘探川东飞仙关组、石炭系,川西与川中的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并加强对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气藏、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震旦系和下古生界、龙门山前缘、米仓山前缘及洪雅-峨嵋区带的二、三叠系和梓潼凹陷区带的上三叠统和侏罗系的勘探。
南海北部深水勘探重点是白云凹陷、南部隆起区、荔湾凹陷、陵水低凸起、松南低凸起、北礁凸起。
多方给力促发展
“为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解决对外依存度高问题,在10月19日国务院通过的《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中,把能源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摆在了突出位置。”彭齐鸣说。
这次的《动态评价》对今后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也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大油气资源勘探投入。从“十一五”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潜力看,加大勘探投入,增加实物工作量,采用新思路、新机制,创新油气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就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发现。今后应继续深化东部老油区勘探挖潜,加快中西部勘探开发接替,促进海域勘探增储上产;要加大岩性领域、海相碳酸盐岩、海域深水区油气勘探攻关,切实保障油气储量接替率良性循环。
二是促进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今后20年是我国天然气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大力发展中西部、海域深层和东部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加强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推进深水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国产化,促进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积极促进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
三是鼓励低品位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和“十一五”油气资源动态评价的数据表明:全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中2/3以上是低品位资源,新探明资源中,低品位资源比重逐年上升。动态评价中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资源约占一半,渤海海域稠油、重油约占2/3。因此,要充分总结油气资源在低渗透、稠油、高含水、三次采油及油田开发中后期等特殊条件下的开发实践,建立开发利用示范区和示范项目,通过级差税费等鼓励政策,切实让低品位油气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四是加强勘探开发技术方法研究。积极鼓励各公司、各油田、各盆地间油气地质理论认识和勘探开发方法技术的交流合作与攻关,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设备的研发。要加快海洋深水地震、测井、钻探等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技术方法研发,努力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积极鼓励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对外合作。
五是进一步夯实油气基础地质工作。加强油气基础地质工作投入,加快海域油气资源基础调查和基础地质填图,加强青藏地区油气资源地质调查,探索南方海相油气基础地质理论,开展北方中小盆地油气资源调查与评价,建设国内外油气资源数据库,深化油气资源评价,为油气资源商业性勘探开发规避风险奠定基础,为勘探竞争性出让提供第一手资料。
据了解,在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国土资源部将进一步加强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加强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方法研究,开发针对不同勘探开发程度的盆地和地区的新的数学模型,建立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方法体系。加强海域油气资源基础调查,海域油气基础地质填图工作,青藏地区油气资源地质调查,南方海相油气资源地质调查和北方中小盆地油气资源调查与评价;系统开展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和油砂重要区域调查评价及勘探开发示范工程,推进页岩气潜力评价与重点区域优选;加强国内油气资源数据库建设;开展跨盆地、跨区块、跨企业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科技攻关。
“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我们今年重点开展松辽盆地和东北地区的油气资源及油页岩资源,明后年力争对西部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等重点盆地进行评价,争取用5年时间对全国主要盆地进行一次动态评价。”彭齐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