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总量减排盯牢"四大源头"利用总量控制的倒逼传导机制,促进四大行业内部调整,以大带小、以新代老、等量置换(三)
2011-10-31 10:21:0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湘静 【 】 浏览:2214次 评论:0
。据了解,纺织工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充分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比重占99.6%。超过1/3规模以下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及污染治理低于行业整体水平。在生产同类单位产品情况下,我国印染废水污染物平均含量是国外的两到三倍,用水量是3到4倍,污泥问题也很突出。而行业高度集中的区域恰好又是淮河、太湖等重点流域,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对印染行业的减排之道,吴悦颖表示,印染行业小企业数量非常多,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问题,减排并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难题。“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如果印染企业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都能做到位,完全可以达标。我们按照现行排放标准测算,行业切实达标排放产生的cod削减量也较为可观。”


  她同时指出,和“十一五”相比,造纸、印染行业的结构减排空间可能没有那么多了,但是从现行标准来看,还是有很多企业没有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这也是重要的减排空间;对环境敏感区的印染行业,排放标准将会要求更高,这也将促进进一步的减排。如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已经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当地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


  印染行业的小企业数量非常大,单个排放量不大,对企业的执法监管有相当困难,未来还是要通过新老替代来等方式优化行业结构。据她透露,对于印染企业,2015年底,纺织业将新增日污水处理量60万吨。全行业要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浴比大约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定形机,其他高能耗、高水耗、技术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据测算,约将淘汰生产能力75亿米。


  同造纸等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大户类似,印染行业末端治理也存在巨大挑战。尽管技术不断成熟,但由于高浓度、高色度、污泥等各种问题,采用污水处理技术的成本和处理污水的成本依然很高,也影响到环境执法力度及效果。因此,在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中,提出“推行环保、节能、清洁生产印染加工技术,实现印染行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印染行业废水2008年的达标率就(列入统计的是规模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经达到99.16%,对此,业界一直有疑问,仅仅达标就够了吗?造纸、火电行业的减排实践也已经表明,提升排放标准对于拓展行业减排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环境保护部在年初举行的会议上已经明确指出,将提升制革、印染等行业的排放标准,进一步挖掘减排空间。此前,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写的《2008年重点工业行业污染防治报告》就已指出,我国印染行业目前在废水排放总量和标准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1992年制定,至今施行已有近20年,不适应行业设备工艺产品方面的显著变化,也不符合环境资源的要求。


  标准和计量对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有显著效果,科学制定印染企业的取水量和废水排放量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而提升标准的另一个迫切性在于,由于除东部沿海少数省市提高地方标准外,其余各地仍然执行全国标准,容易造成成本差异和不公平竞争,也使得产业转移的同时伴随着水耗和污染的转移,加剧整体治理难度。


  (中国环境报记者崔煜晨对本文亦有贡献)


  利用总量控制的倒逼传导机制,促进行业内部调整,以大带小、以新代老、等量置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电力


  未来5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空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既有脱硫设施的改造;二是通过取消旁路等管理减排措施;三是新建脱硫设施和淘汰小火电。


  综合脱硫效率从85%提升到90%,减排效果将很明显。


  “十一五”期间,只有装机容量大概一亿千瓦左右的机组配备了脱硝设施,但运行效果很不理想。除了在技术、工艺、管理上依然还不成熟外,火电企业普遍的等待心理也是重要因素。


  钢铁
  全国共有约1100台烧结机,按相关产业政策,90平方米以下的烧结机将全部被淘汰,90平方米及以上的503台烧结机必须上脱硫设施。


  造纸


  大约需要再淘汰造纸生产能力800万吨。


  标准实施的第一阶段后,所有制浆、造纸企业都需执行(COD)排放限值100mg/L以下的标准。但目前还有很多造纸企业没有达到这一要求,而这也是造纸行业进一步减排的空间所在。


  作为重污染行业,未来造纸行业可能会实行区域、行业总量控制,比如某地没有削减下来的造纸行业水污染指标,就不能上新的造纸项目,这样对促进以新带老的政策效果将十分直接。


  印染


  在生产同类单位产品情况下,我国印染废水污染物平均含量是国外的两到三倍,用水量是3到4倍,污泥问题也很突出。


  印染行业废水2008年的达标率就(列入统计的是规模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经达到99.16%,但仅仅达标并不够,提升排放标准对于拓展减排空间至关重要。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