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铁矿石价格会暴跌吗? (二)
2011-09-21 13:48:41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 【 】 浏览:2290次 评论:0
基本处于“同涨同跌”的态势。在2008年上半年铁矿石进口激增的时期,不仅铁矿石进口价格推到200美金/吨的历史高位,BDI指数也曾突破11000点的高位。
  目前BDI连跌的情况,无疑意味着全球铁矿石市场整体正处于低迷时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铁矿石价格却在这样的环境下“逆势”走高。在全球铁矿石市场反应低迷的情况下,国内铁矿石价格却维持高位,“一低一高”恰恰证明了三大矿山对铁矿石的垄断和其对价格的操控力。从上游原料来看,三大矿山的垄断优势仍存在,同时我国钢铁行业对进口矿的依存度仍高。
  袁华江:2009年,我国发布《装备制造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同年,我国的粗钢产量达到5.67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7.35%;据海关统计,我国2009年铁矿石进口量为6.3亿吨,比2008年增长41.6%,铁矿石进口数量占国际铁矿石需求量的25%以上,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
  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1863万吨,同比下降1.4%。这是自1998年后,12年来中国进口铁矿石首次同比下降。
  2010年8月,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预警报告指出,投机商和金融资本正渗透到铁矿石贸易环节,铁矿石价格波动将给中国钢厂增加新的不确定因素。报告强调:自当年1月份起,我国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呈逐月连续上扬态势。继3月份进口平均价格突破每吨100美元之后,4月~6月我国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又连续上涨,至6月份已达到每吨139.8美元,创2008年10月份以来单月进口平均价格最高纪录,同比上涨1.1倍。
  根据兰格钢铁网分析,截至2011年6月,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已经从去年同期的37个上升到53个。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在中国进口铁矿石中占比从去年同期的81.7%下降至75.4%。来源于铁矿石三巨头控制或其周边地区的矿石比例总体上已有缩减。在价格方面,2011年1月~6月,我国进口南非矿、巴西矿、澳矿、印度矿的均价分别为183.2美元/吨,174美元/吨,168美元/吨,129.1美元/吨。
  那么在上述背景下,中国钢铁产业的产能是否因为进口铁矿石的价格不断上涨、进口总量减小而相应降低呢?2011年4月13日,发改委公布的一季度钢铁产业运行情况表明,1月~3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7350万吨,同比增长9.8%,再创同期最高;为降低成本压力,部分钢铁企业已停止进口铁矿石现货。日前,在第五届“中国钢铁原燃料市场高峰论坛”上,中钢协党委副书记罗冰生指出,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是钢铁业低效的主要原因。今年1月~7月平均进口铁矿石到岸价162.76美元,涨幅37.79%。中国进口铁矿石比上年同期多支付211.01亿美元,按汇率6.5计算相当于人民币1371.95亿元,是1月~7月大中型企业利润的2.1倍,占钢铁业销售收入的6.45%。铁矿石的新增进口量远超过中国所需求的数量。
  可以看到,在中国减少铁矿石进口总量的前提下,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依然十分严重,国际铁矿石产能的提高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并未起到明显的直接利好作用。

3  前瞻未来

  姜丽丽:面对铁矿石行业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变数,我国企业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问题?我国“走出去”并购铁矿的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陈辉:首先,纠正铁矿石涨价是对中国“敲竹杠”的错误认识。很多人认为三大矿业公司在谈判中对中国“敲”了“竹杠”,他们在谈判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价格。中国可以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铁矿石,也可以从印度进口;三大矿业公司不仅出口铁矿石到中国,也出口到日本、美国和韩国等。所以可以知道中国与三大矿业公司之间不存在资产专用性投资,进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谈判过程中矿业公司对中国“敲竹杠”。
  由于铁矿石连续几年大幅度涨价,使得国内钢铁企业采购成本上升千亿元以上。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侵蚀了企业利润,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既然不存在“敲竹杠”,那么理应是水涨船高的钢铁行业为何总是屡屡受伤呢?这是因为中国钢铁产业水平低下,以生产低附加值的粗钢和初级钢制品为主,在市场上缺乏议价能力。每当铁矿石涨价,受冲击最严重的往往是钢铁初级产品,日本和韩国所受影响往往小得多。铁矿石价格上涨其实是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的良好时机。那些以不计环境代价和耗费大量能源的低端产业不要也罢。
  其次,继续深化国内钢铁企业国际化。这个世纪以来,全球钢铁业跨国投资,95%以上的项目是通过合资形式实现的,这个趋势仍然会持续,但是会出现新的变化。资源类投资以低比例参股为主,但是参股的比例显著上升。特别是资源行业稳定的高投资回报是钢厂目前参股比例的主要原因。上个世纪石油危机之前,日本很多钢铁企业全部参股了铁矿石、焦煤。我国大型钢企的新建跨国投资获得重大突破,跨国并购是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钢铁业兼并重组会愈演愈烈。
  最后,铁矿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期货市场,所以其价格的形成和发现,还没有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不过随着季度定价取代年度定价,以及最近月度定价、现货定价、季度定价等多种定价方式共存,而且基本上都依据指数定价的方式来看,铁矿石的基本期货化即金融化已经不远。
  过去的铁矿石的定价权实际上并没有掌握在绝大多数国家绝大多数的铁矿石需求厂家的手里,而是掌握在三大矿山和日韩等极少数钢铁企业手里,全球其他国家和钢铁厂只能无条件接受。
  未来铁矿石价格的形成方式,不仅可能永远告别少数人玩的那种近似于密室谈判的长协价的形式。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来看,铁矿石的指数化和金融化是必然的趋势。
  首个铁矿石交易平台2010年已在伦敦启动。透明价格和衍生产品将首次出现。建立交易平台的基本想法是,通过标准化协议将买卖双方联系在一起——由此实观流动性交易。目前现货市场的价格只能分散达成,这个平台将使铁矿石从商品变为一种金融产品。
  应该说,铁矿石的指数化和金融化,给予了市场上更多进行博弈的机会。铁矿石的金融化,将使得全球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和众多的资金可以进入市场做多或做空。任何时候市场上都同时存在着做多和做空的力量,市场反而不容易被个别资金和矿山所操纵。最近铁矿石价格形成虽走向短期化,但价格趋势却逐渐走低,就说明了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短期化、指数化并非一定有利于三大矿山。
  栾政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别是铁矿并购应该谋定而后动。即停下脚步,三省其身:
  一省我们是否认清未来的供求关系。在2003年中国新一轮经济迅猛发展以前,国际铁矿石供求关系和价格曾经持续了几十年的平稳状态。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力拉动,运行40年的长协价格在2010被打破,改为与市场现货价格没有多少差别的季度协商价格。铁矿石海运量的67%,需求增量的95%归功于中国需求,铁矿石价格在五年内增长3倍,远远超过以往30年的价格增长。也就是说,近10年的需求量和价格增加主要是来源于中国因素。那么,随着中国工业化、城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