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紫金:溃坝后的存废悬疑(三)
我国锡资源的供需将意义深远。我国是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从我国的资源战略考虑,显然是利大于弊的。如果就此关停了,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个 好消息。如果真是这样,这种处理方式未免过于简单。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球新发现的锡矿山还很少,在锡资源实质性增加以前,锡的供给将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状况,据估算,世界锡资源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将缩短至 30年。尽管我国的锡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但从目前有色金属的开采、消耗情况看,锡在十大有色金属中是最紧缺的品种。显然,业者的担心不无道理。 据了解,紫金矿业在2005年1月收购宝源矿业和信宜市东坑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后,就一直忙于矿山的基础建设;到2009年,银岩锡矿才开始试生产。2010年前5个月,该矿日处理量在2000吨左右,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 据信宜紫金驻守人员介绍,银岩锡矿发生尾矿库溃坝时,尚在试产期间,并无任何收益,因此事故发生后,紫金矿业曾宣布“卖矿偿债”,所有资产优先用于灾民理赔。这位驻守人员表示,信宜紫金所拥有的锡矿储量约有10万吨,属于优质矿山。 “公司原本希望能有个资质优良的公司来接手的。”不过,出售计划并不顺利,原因是法院早已宣布对信宜紫金采取“资产保全”措施,包括银岩锡矿在内的所有资产,紫金矿业不再有处置权。 “对于案子的前景,公司已经准备了几套方案应对。”信宜紫金的人士称,“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与当地政府责任共担,继续把银岩锡矿项目推进下去,同时,将一定的利润反馈到当地的建设中。但如果矿山被迫关闭,对灾民赔偿的问题也将变得更为复杂。”□ 中国矿业报记者 海汀 李 平 |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