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科学分析PM2.5来源及成因
2013-03-05 09:09:37 来源: 作者: 【 】 浏览:376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记者 黄婷婷 北京报道

 

    今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连续遭遇雾霾天气,PM2.5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PM2.5来源广泛,成因复杂,不能采取单一的措施进行治理。那么,对于地方来说,首先要做好什么工作?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


  “对PM2.5来源和成因的分析必须科学,不能草率得出结论。”包景岭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研究结论,称某地PM2.5由机动车、扬尘和工业污染等造成,各占了多大的比重。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看到了结论,却不知道这一结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得出来的。”包景岭告诉记者,同样是雾霾,不同日期雾霾的形成情况是不同的,可能每个小时都在变化。在得出一些数据之前,应该告诉大家一个前提,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采集的样品。


  包景岭比喻说:同样是每分钟心跳40下,甲可能是运动员,身体素质良好;乙有可能是传导阻滞,需要对其进行治疗。同样的一种现象,可能背后有不同的原因。因此,科研工作必须做实做细,对PM2.5的来源和成因问题须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