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小舞台绽放快乐童年---记陈小祎和环保娃娃剧社
2012-12-05 13:35:43 来源: 作者: 【 】 浏览:345次 评论:0
 采访手记


  初见陈小祎,是在环保娃娃剧社十几平米的办公室。当时,她正为剧社去云南的演出紧张地忙碌着,几天后,他们将奔赴云南,为希望小学的孩子表演。


  实际上,这样的公益演出并不是环保娃娃剧社的个案。在过去的4年里,陈小祎带领她的团队,深入到了北京的各个社区、幼儿园。在她看来,舞台是形式,环保是理念。而儿童拥有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天性,如果在他们幼小的时候播撒绿色的种子,精心呵护,耐心培养,就能孕育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参天大树。


  陈小祎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她付出、坚持、奋斗。在她的感召下,一大批跟她志同道合者被吸引前来,一起实现心中最坚定、最渴望的梦想:让绿色的环保种子播撒到更多的孩子心中,让绿色的环保梦在五彩斑斓的舞台上绽放得更美,传播得更远。


  ◆特约撰稿安文洁


  这是一位年轻优雅的女性。她多才多艺,单纯可爱。她也是一位漂亮的妈妈,家庭美满,生活幸福。


  几年前,她与拥有共同理念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以环保为主题的儿童剧社--"环保娃娃"儿童剧社,坚持通过环保儿童剧的形式,把环保理念注入到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心中,在五彩斑斓的舞台上,筑起了绿色的环保梦。


  她就是陈小祎。
    
  1  陈小祎从事环境公益,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被环境保护、服务社会理念深深吸引的她,在公益领域,就像鱼儿找到了绿水,鸟儿找到了蓝天,纵横驰骋。

 

  陈小祎从事环境公益,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她是从"妇女环境小组"项目开始进入公益领域的。1999年,加拿大联合开发署与国家经贸委合作成立了"中加清洁生产合作项目",一个致力于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民间环保组织。产后在家休息的她,在小组负责人梁伯平的引荐下,承担了这个项目里面"妇女环境小组"的部分宣传画绘制工作,开始第一次真正接触环境公益领域。


  而说起必然,是因为这个引荐她进入公益领域的梁伯平不是别人,正是陈小祎的母亲。在家人的带领下,陈小祎很快进入了NGO领域,并被"妇女环境小组"体现出的公益理念、服务社会的价值观深深吸引。


  2004年,"中加清洁生产合作"项目结束后,本该回到之前生活轨迹的陈小祎,对团队良好的凝聚力恋恋不舍。这时,退休在家的母亲梁伯平和陈小祎,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成立一个公益组织,自己做公益呢?"说做就做,大家凑了10万块钱,成立了北京绿澜文化传播中心,自己干起了公益。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尽管她们举办活动有了一定的经验和默契,周围也聚集起了很多志愿者。但是,组织做什么项目、做哪些主题项目这些问题让大家十分困扰。


  一次偶然的讨论中,文化中心几位年轻的妈妈说起孩子的环境教育,抱怨幼儿园里教的内容大多是知识性的,不仅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不够,而且也没有系统、专业的教材。这让大家发现了儿童环境教育的薄弱环节。


  "到了小学再教给孩子们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理念就太迟了,孩子们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环保的日常习惯,而不是在养成坏习惯后再加以改正。"刚刚晋升母亲的陈小祎,对此感触颇深。


  于是,文化中心设计起了幼儿环保教材,内容涉及孩子们喜欢的儿歌、轻松幽默的卡通插图画,将环保、节能的知识巧妙地渗透其中。


  此时,日渐娴熟的陈小祎也逐渐走上了绿澜的核心位置。在她的提议下,幼儿环保教材的主题被确定为"环保从童年开始",她充分发挥自己美术设计特长,承担了大部分的图文编写和美术工作。


  在几家机构的支持下,陈小祎和同事开始在几家幼儿园免费提供教材。在这个过程中,陈小祎和同事们的思路日渐开阔。


  他们发现,有些幼儿园的老师喜欢在施教过程中,根据幼儿更喜欢参与的心理特点,将书中的内容编成小短剧运用在课堂上。


  一次,陈小祎观看公安部幼儿园编制的"地球生病了"舞台剧,一个孩子扮演地球,几个孩子分别扮演内科、外科、皮肤科、眼科的科室大夫,讲述环境污染给地球带来的侵害。这个剧让她眼前一亮,"不如我们也换个方式向孩子宣传环保,成立一个自己的剧社,让孩子们通过亲自参加表演来认识环保,不是更好吗?"


  就这样,历经几年周折,2008年,陈小祎和身边学习表演专业和编导专业的朋友一起,组建了国内第一家以环保为主题、以儿童为主要参与群体的演出宣传机构--"环保娃娃"儿童剧社。从此,陈小祎走上了儿童环境宣传教育的康庄大道。
   
   "想过难,没想过这么难。"回想初创时的艰难,陈小祎至今唏嘘不已。最困难的时候,剧团之所以能撑下来,全靠一项环保荣誉的奖金。


  为了让环保娃娃剧社顺利起步,围绕着"我环保、我奉献、我参与"的宗旨和目标,陈小祎和她的同事们确立了"5步走"的剧社发展计划、步骤和目标。目标一是环保娃娃儿童剧社的基础设施建设,使环保娃娃儿童剧社能达到正常运作的标准;二是打造环保题材的精品剧目;三是培养一支由儿童组成的演出团队;四是通过汇报演出,以社区家庭为观看群体,在以北京北部社区为辐射范围的社区巡演;五是通过和媒体的合作,在 更大范围内向公众传播和宣传环保。


  为此,从筹备经费到剧社初步形成以及剧目的创作,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当时的困难很多,资金、场地、人员、寻找小演员、道具……"回忆起剧社刚刚成立时的情况,陈小祎感慨地说。一开始,环保娃娃剧社只有不足十平米的办公空间,办公设备更是十分简陋,仅有两张办公桌、一个沙发和一个柜子。


  "想过难,没想过这么难"。经费是剧社存亡命脉的关键,尽管环保娃娃剧社成立以来,赢得了不少社会的赞誉和认可,可是没有钱,项目怎么继续下去?以前做"妇女环境小组"项目,只要有了活动策划很容易申请到资金,可环保娃娃剧社不同,一切都要自己寻找。


  为了筹集资金,陈小祎的母亲,年逾古稀的梁伯平把这个难题留给了自己,"他们都年轻,哪能抹下脸来跟别人伸手要钱呢,我年纪最大,这件事还是我来做吧。"


  在沟通的过程中,梁伯平常常得硬着头皮拨打陌生老板的电话,往往对方一听她的来意就立刻拒绝,更有人一句话不说就将电话挂掉,十分艰难。


   "是大家的信任和对'环保娃娃'的感情才让我有继续下去的勇气,大家把这件事托付给我了,都出了钱,却不图回报,就是单纯地希望把这件事做下去,我哪能让大家失望呢?"梁伯平坚定地说。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筹款没有着落,眼看山穷水尽的时候,陈小祎获悉"环保从童年开始"项目竟然从全国近300家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TNS-SEE"第一届环保奖的殊荣。巨大的荣誉和有限的奖金,使大家感到莫大的惊喜和振奋。而这笔有限的资金,也保住了陈小祎和她付出多年的宝贵心血。3  剧社将"6·5世界环境日"前后作为最重要的宣传阶段。慢慢地,环保娃娃剧社走上了正途。孩子们对环保也渐渐有了新认识。

 


  在陈小祎看来,剧社的传统建设十分重要。演出活动传统化,剧目经典化,使其能够对目标群体及社会造成持续的影响。如果能每年延续下去,会在时间上形成一种传统。


  从2009年开始,剧社将“6·5世界环境日”前后作为最重要的宣传阶段。那一年,环保娃娃剧社指导十几家幼儿园进行演出策划、编排和排练,剧社的全体人员经常白天奔波在各个幼儿园之间,晚上回家熬夜改剧本,为此付出了长达几个月的努力。


  在最终的演出中,这些可爱的小演员,不仅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环保视觉盛宴,而且现场亮点频出,尤其是,长椿街幼儿园演出的环保时装秀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是一场特殊的“时装秀”,孩子们穿着由自己和爸爸妈妈开动脑筋“独创”出来的环保服装一个个登台亮相:有报纸剪成的裙子,食品包装盒做成为的头饰,有装大米的口袋改造的衣服,光盘制成的首饰。这种全家齐参与,共同倡环保的方式得到了一致好评,也给陈小祎他们日后创作奠定了基础。


  自这场演出开始,剧社正式把“6·5世界环境日”这天举办盛大的演出作为一项传统,每年都坚持开展。


  但是,坚持这项传统,并打造经典并不容易。为了节省资金,陈小祎和大家商量决定,剧本由剧社的成员们自己写,小演员则是从幼儿园和社区招募,有专业的老师为孩子们上课和排练。


  这个过程中,陈小祎和环保娃娃剧社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孩子的专业辅导,得到了老教授协会艺术家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石维坚、曹灿、张英敏、欧阳山尊的夫人徐淑媛、游本昌等众多热衷公益的老艺术家们纷纷加入到剧社的专业辅导和演出活动中来。


  “每位接到邀请的老艺术家都欣然前往,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老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认真态度和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对环保事业的热心支持。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支持,我想,我们不会坚持这么久。”陈小祎说。


  其实,剧本的自我创造也更有利于环保主题的表达。走上正轨的环保娃娃剧社,这两年开始了前瞻性的大胆创作,在剧目中,都会把当年的环保大事件反映出来,表达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思考。2009年,环保娃娃剧社关注的主题是全球变暖,陈小祎和她的团队策划了一场演出: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小企鹅失去了家园;熊爸爸和熊妈妈带着小熊欢欢喜喜迎接人类来家里做客,却最终被取了熊胆;孩子们扮演的PM2.5对城市和人类的侵害。节目既普及了环保知识,又紧跟时代的步伐,受到家长和孩子的热烈欢迎。


  这两年,环保娃娃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顺利,陈小祎日渐轻松。因为对环境大事件的关注,环保娃娃剧社得到了“水立方”和“中国儿童中心"等诸多单位的邀请,表达了欢迎他们长期开展演出的意愿。


  但是,最让大家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对环境保护产生了新认识。常有家长告诉他们,孩子回家后知道节约用水了,知道关灯了,还会跟其他小朋友讲如何环保。一天,一个孩子举着公交卡说:“老师,我这叫绿色出行。”而这个孩子以前都是坐家长的车来的。


  甚至,一个4岁的小女孩通过环保娃娃剧社慢慢改变了原本孤僻的性格。她本来非常内向,见了生人不敢说话,但是,只要参加环保娃娃剧社的排练,就会流露出很少展现的笑容。慢慢地,小女孩的性格开朗了许多。


  小孩的父母激动不已。尽管远住在房山,但是,每到排练那天,小女孩的爸爸总是一大早就带着她出门,辗转两三个小时到排练现场,从不错过。


  现在,以鸟类保护为主题的《小鸟找家日记》、治沙为主题的《沙尘暴先生的一家》、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水果王国的危机》、有害垃圾处理为主题的《电池小7》、以玩具资源回收和处理为主题的《玩具城堡历险记》、垃圾回收为主题的《垃圾箱物语》、以爱社区爱家园为主题的《马克社区大冒险》等剧目,都已经成为剧社的经典。


  4  环保娃娃剧社志愿者的专业程度是其他NGO组织不可比拟的。这群可爱的志愿者,几年如一日地为“环保娃娃”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陈小祎的周围,凝聚着这样一群可爱的志愿者,他们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是,出于对环保和公益事业的热爱,他们无私地将自己的很多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环保娃娃”剧社,用各自的专业技能为剧社服务,成为追随“环保娃娃”多年的铁杆志愿者。


  刘国敬和杨薇璐上大学时就成为“环保娃娃”的志愿者。他们都是科班出身,刘国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杨薇璐则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拥有丰富经验的两人,现在都担任环保娃娃剧社导演的重任,承揽了几乎所有剧目的导演工作和很大一部分编剧工作。每年6·5期间,剧社最忙的时候,他们要承担不下几十场的儿童演出排练,而认真的杨薇璐几乎每一场、每一个节目都要亲自指导。


  巫丹婷也是环保娃娃剧社忠实的志愿者之一。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她,在上学时,就承担了剧团大部分宣传海报、手册的绘画工作,贴合剧情的人物设计、夸张可爱的造型、丰富多样的色彩让看过环保娃娃宣传海报的人记忆深刻。有意思的是,巫丹婷还把自己学编剧专业的男朋友也发展成为环保娃娃剧社的志愿者成员,两人经常一起讨论,为剧社的海报设计、剧本写作奉献了无数时间和心血。


  在这个团队中,还有一位因为长期做剧社的志愿者,最后扎根剧社的年轻人——程天。程天原本在媒体工作,因为组织一场慈善晚会与“环保娃娃”结缘。当时,她邀请“环保娃娃”剧社参加慈善晚会的演出,孩子们精彩认真的演出给程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环保也可以这样做,孩子们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学到环保知识,比从书本上和老师口中得来的更加生动,也更容易传播给其他人。


  在程天心里,“自己喜欢这个团队,希望也能为剧社出一份力。”一直是剧社兢兢业业的志愿者的她,今年7月,竟然从原先就职的单位辞职了,打算正式加入“环保娃娃”的团队,成为一名专职工作人员。


  “其实我们之前动过很多次把她挖过来的念头,但始终只敢想一想,她在媒体干得很出色,收入也高,我们付不起这么高的薪水。”一想起程天的付出,陈小祎感慨不已。


  陈小祎的母亲梁伯平介绍说,其实剧社还有很多像程天这样的年轻人。20岁出头的梁衣和陶静一直从事着剧社最辛苦的统筹工作,马维娜负责培训、潘登担任场务、史月丽负责外部协调,都是一人多职,承担多项工作。


  “这些年轻人都很优秀,他们如果把同样的时间用在挣钱上,肯定收入不菲,但他们这些年来一直踏踏实实地为剧社做事,因为这个社会并不是人人都是朝钱看的。”


  现在,“环保娃娃”剧社固定的工作人员有7位。他们是剧社强大的后盾。操作团队上的日臻成熟,为环保娃娃日后的创作和演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5  陈小祎把自己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送到了寄宿学校,平时对家庭的照顾也不够。但是好在家人对此十分理解。陈小祎说:“环保娃娃是我一生的事业,我无怨无悔。”


  凭借自己的学历和美术功底,陈小祎完全可以找一份轻松的工作,可她选择了留在剧社。这些年来,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剧社刚成立的时候,因为没有固定的办公室,陈小祎把自己位于回龙观的家贡献了出来,作为大家的办公地点。每天除了接送女儿上下学,几乎把全天时间都用来办公。


  女儿该上小学二年级了,可陈小祎却把她送到了寄宿学校。陈小祎说,自己的工作时间不固定,有时忙起来总是不能准时接送。于是,今年和爱人商量后,一狠心给孩子换了学校。可是,采访陈小祎时,她却表示,这样做并不完全是因为接送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考虑。


  尽管陈小祎不承认自己把女儿送去寄宿学校是为了全身心投入剧社。但有一个事实是她无法否认的:这么多年来,剧社的工资并不丰厚,她却常常因为剧社资金紧缺而主动提出不拿工资。


  “虽然不拿,但是都记着账呢,等剧社有钱了会一并发给我的。”陈小祎笑着说。


  生活中的陈小祎多才多艺,她和剧社另外一个导演刘国敬共同编写的反映现代人情感故事的话剧《谁跟我结婚》,2011年在繁星剧场上演2轮10场,几乎场场爆满。人民出版社也在约她出书,因为没有时间,她一拖再拖。


  陈小祎说:“我的全部经历都投入到了环保娃娃剧社中。这份工作拥有无比的自由,充满了创造性。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们志同道合,在把‘环保娃娃’剧社当作一生的事业在做。”


  虽然没有大量的宣传和轰动效应,但“环保娃娃”每到一个地方演出,都会给观众和主办方留下深刻印象。


  不久前,一家房地产公司主动找到了“环保娃娃”剧社,提出让“环保娃娃”在他们的社区开一家剧社,组织社区居民的孩子参加排练和演出。现在,每个周末,陈小祎和同事们都去这个高档社区工作一天。


  “我们希望能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环保,也希望更多有公益心的企业跟我们开展合作,把环保的理念灌输到更多孩子的心中。”


  陈小祎充满希望地盼望着。


  环保娃娃剧社简介


  “环保娃娃”儿童剧社是我国第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由儿童承担主要表演任务的儿童剧社。


  它以“环保要从童年开始”和“儿童行为是对大人行为的最有力影响”为理念,针对目前城市社区环保教育渠道的单一和缺乏状况,力图建立一个直接而有效的环保生态宣教平台。几年来,剧社吸引了一大批儿童参与到环保儿童剧中来,并承担主要的表演任务,开创了一种儿童参与环保的表现形式。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