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闫雪静)明年底,本市将新增两大水源地——团城湖、亦庄两座蓄水池。长江水进京后,先在这两座水池调蓄、分配,再进入京城供水管网。作为南水北调北京市配套工程,昨天,团城湖和亦庄两座调节池同时动工建设。
按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规划,长江水将于2014年进京。本市将于明年底前完成市内配套工程,包括大宁水库、团城湖调节池、亦庄调节池、南干渠、东干渠、郭公庄水厂等工程建设,具备每年接纳10亿立方米长江水的能力。
团城湖调节池和亦庄湖调节池于昨日同时动工开挖,未来,这两座调节池将成为京城新的水源地及重要的供水枢纽。
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何凤慈介绍,调节池的功能是蓄水、调配、分水。长江水进京后,将先进入这两大蓄水池,在这里与京城原有的水源连接,统一调配,再进入供水管网,流入千家万户。
在向周边水厂供水的同时,这两座调节池还承担水量匹配及水源切换任务。在来水量与用水量不吻合时,进行水量匹配,如果南水北调总干渠出现突发事故,紧急启用密云水库供水,保证市民正常用水。
团城湖调节池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玉泉村,紧邻现有的颐和园团城湖。总占地面积67公顷,由进水建筑物、调节池、分水口和管理设施四个部分组成,调节池水面面积将达到56公顷,总蓄水量150万立方米,是现有的颐和园团城湖蓄水量的三倍。
建成后,团城湖调节池将连接密云水库和长江水两大水源,替代颐和园团城湖成为新的京西供水枢纽,向第九、第八、第十、田村、首钢、城子、五里坨等水厂分水。
亦庄调节池是长江水进京“第一池”,位于大兴南海子郊野公园东侧,主要建筑物包括一期调节池、进水管线、永乐取水口、亦庄取水口等,供水对象包括第十水厂、亦庄水厂、永乐水厂、郭公庄水厂等。建成后,亦庄调节池水面面积约12公顷,蓄水量52万立方米。
长江水进京后将成为市民主要的饮用水源。2011年,本市总用水量37亿立方米,其中饮用水约20亿立方米,2014年长江水进京后每年供水量约为10亿立方米,约占本市饮用水一半,水质安全成为市民最关注的问题。
对此,何凤慈介绍,这两座调节池都将是一级水源保护区,实行封闭管理。并且,所有的管道、网线都是新铺设的,专门针对长江水偏酸性、本地水偏碱性,以及二者中和后的水质研发,可以保障水质在检测指标、口感、色感上都达标。
据了解,为确保供水安全,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将经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位于房山北拒马河进京口之前的30公里,确保进京水达到二类水质;第二道防线在进入两处调节池前;第三道防线是进入供水水厂前。这三道防线均设电子监控,2小时自动检测一次水质,同时还有人工不定时抽查,水质一旦出现问题不入境、不入池、不进管线,确保市民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