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辽宁鞍山 赞 废旧矿山披绿衣
2012-10-23 10:00:29 来源: 作者: 【 】 浏览:292次 评论:0

本报记者 何 勇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23日   13 版)
 

  远处山腰,一排排娇小的苗木枝头色彩绚烂;近处脚下,果树林立,植被茂密……难以想象这就是当年污染严重废弃的排岩矿。这样的变化处处都是。辽宁实施“青山工程”后,通过对矿山进行山体植被恢复治理和保护,满目疮痍的钢都鞍山变成了满眼绿意的绿都。 

  鞍山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被誉为“共和国钢都”,但也饱受污染困扰。据查,鞍山境内现有矿山630处,超坡地及严重沙化耕地面积54平方公里。牌楼镇杨甸村村民金玉明老人描述起过去的生活:“村里矿山长期开采,山上寸草不生,天天烟尘缭绕;风大时,家家不敢开窗户开门,洗衣服也不敢在外面晾。”

  向废弃的矿山要土地!鞍山市开展“造绿、造地、造园、造城”工程,将青山工程与土地整理、城镇建设、工业区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相结合。喜迁新居的金大爷乐得合不拢嘴:“做梦都没想到能到那么好的环境居住!多亏了政府实施的‘青山工程’,污染少了,空气新鲜了,老百姓活得舒服多了。”

  在铁东区周大山地区,记者看到,受污染山体采用爆破的方式撤方降坡、堆砌平整,形成绿化面。在回填的客土上,一排排新栽五角枫、银杏、桃树、山杏树随风摇摆,一片嫩绿。谁曾想到,这里以前是远近闻名的垃圾山。“原先工业垃圾、生活垃圾乱排放,臭气熏天。”家住附近的后峪村村民刘国强边栽着树边和记者聊起来。如今,鞍山市开始对周大山地区的山体和林木资源进行恢复。“盖上土、种上树,环境改善多了,老年人也会过来溜达了。”老刘笑呵呵地说。

  迄今鞍山市已开工矿山生态治理项目29个,完成小开荒还林2.6万亩,退坡地及严重沙化耕地还林2.3万亩,植树5.3万株。完成东盘楼村、杨甸2个村屯的拆迁,近2500户居民告别污染进城上楼,59家企业签约落户工业园区。 

  “‘青山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惠民工程。利用拆迁造地,招商引资,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不仅要让矿山‘披上绿衣’,更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辽宁省林业厅副厅长侯喜丰说。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