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达尔湖的美丽尴尬
2012-10-19 09:56:37 来源: 作者: 【 】 浏览:399次 评论:0

本报驻印度记者 廖政军

《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19日   22 版)

 达尔湖是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市中心一处秀丽的湖泊,被誉为“克什米尔山谷中的明珠”。近年来,该地区安全状况持续好转,旅游不断升温,当地一半人口都靠旅游业为生。然而,毫无节制的旅游开发及人口扩张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

  10月的斯利那加正值当地旅游最佳时机,达尔湖上满是各具特色的船屋旅舍,被当地人称为“西卡拉”的摇橹船载着游人在湖中穿梭。

  记者上了一位老船夫的“西卡拉”,游湖一小时每人花费300卢比(约合35.37元人民币)。老船夫名叫努尔,今年62岁,已经在这片湖上干了将近40年,对每一个角落都如数家珍。当记者问及达尔湖的环境时,努尔叹了口气,说道:“40年前的达尔湖可不是这样,那时候湖面特别开阔,站在岸边几乎望不到对岸,而且湖水可以直接饮用。”

  原来,由于傍水而居的民众逐年增多,又加上填土造浮田,达尔湖的面积较半个世纪前几乎缩小了一半。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今面积不到20平方公里的湖面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约1500座船屋,生活垃圾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中,久而久之,曾经清澈见底的湖水水质严重恶化。

  谈话间,努尔的“西卡拉”摇到一片船屋较为集中的湖面,记者看见湖中满是丛生的水生植物,一些生活垃圾堆积在船屋之间的缝隙中,有些还散发着臭味(如图,廖政军摄)。

  记者下船参观了一座已有30多年历史的船屋。船屋内有四间卧室、一间客厅和一间餐厅,虽然显得陈旧,但地板上铺着具有当地特色的绚丽地毯,阳台栏杆、窗棂和柱子上都雕有精致的图案。

  船屋主人涂曼说,达尔湖上的船屋几乎都用胡桃木建造,耐用且美观。船屋本是当地人的传统居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旅游业全盛时期,船屋成了许多当地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据统计,仅今年头十个月,就有约106万游客到访斯利那加及周边地区。游客数量的猛增为当地经济做了贡献,但也导致当地旅游业毫无节制的开发。斯利那加污染控制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快而无序的城镇化进程已对当地宝贵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涂曼告诉记者,政府意识到了环境问题,于2010年颁布了一项法令,严禁当地民众新建或翻新旅馆设施,同时要求严格执行城市垃圾处理规定,并开展达尔湖湖面清理工程。不过,由于政策“一刀切”,现有船屋日常维护成了问题。据说,去年就曾发生过一起船屋垮塌事故,所幸无人员伤亡。

  保护环境和维系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美丽的达尔湖遇到的尴尬难题。

  (本报新德里电)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