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纯净水包装上没有水质、成分等介绍,只标注了常规的生产制造商、生产日期等基本内容
●欧洲的矿泉水指标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规定的较全面,对矿物质有最高限量,无论矿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前提都要保证安全
●山泉水长期面临“没有适用标准”的尴尬,不合格的山泉水曾一度充斥市场
◆中国环境报记者 崔煜晨
饮用水今年7月1日起执行了新标准,市面上出售的各种瓶装水能达到新的饮用水标准吗?本报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记者在北京某大型连锁超市的货架上看到,瓶装水多达20多种,这些商品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仔细观察,标注的名称却不同。瓶装水大致分为纯净水、天然矿泉水、矿物质水、山泉水、风味水和其他天然水6种,但记者发现,超市的货架上,不同种类的瓶装水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标志区分。
询问超市工作人员,他们对这几种瓶装水分别采用的标准也不明确。那么,普通消费者在挑选商品的时候是否更难辨别?是否知道这几种水的区别?
记者观察发现,消费者在选择时并没有注意瓶装水的不同种类,多以价格衡量是否购买此种商品。在饮用水安全不断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选择信任瓶装水,但对不同种类瓶装水的认识又很模糊。
在消费者的观念中,瓶装水应该比生活饮用水更安全可靠。2012年7月1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全面强制实施,其中的检测指标提高到105项,污染物指标提高较多,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标准与世界接轨。而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把指标按照来源分为6大项,每项中已经确定含量的指标如下:第一为天然存在的物质8项;第二工业和人造成的指标有21项;第三农业活动引起的有34项;第四水处理引起的有27项;第五农药对健康的1项;第六微生物7项;另外还有有放射性物质有191项以及未建立指标的73项。与世卫组织指标相比,我国的饮用水新标准还有差距,但已经超过了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
那么,饮用水标准提高了,瓶装水标准能否达到饮用水新标准,瓶装水标准是否也要有所提高呢?
纯净水符合饮用水新标吗?
我国纯净水小水厂特别多,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小品牌的质量很难保证,包装上也没有水质、成分等介绍
由于纯净水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同时,目前执行的纯净水有两个标准《饮用纯净水标准》(GB17323-1998)和《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在后者的前言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中规定,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其中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因此,纯净水标准应随着今年7月1日全面强制执行的饮用水新标准提高。
但是,饮用水新标准实施存在很多困难,纯净水能否同步达到新标准也令人担忧。
记者通过查阅《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发现,纯净水的检测指标非常少,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加起来,一共20项。专业从事瓶装水研究的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飞虹介绍说,这些指标中最不容易达标的是菌落总数指标,其次是电导率和亚硝酸盐指标。
2011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京润泉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京润泉”5加仑桶装饮用纯净水就出现过类似问题。继同年7月因菌落总数超标抽检不合格后,同年10月底,京润泉纯净水再次因为电导率超标被曝光。
据了解,纯净水在原水基础上,通过电渗析器法、离子交换器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而成。相对简单的工艺,导致纯净水行业的生产管理门槛也非常低。赵飞虹说:“纯净水制水设备都是国际化通用的,简单组装即可,对工厂人员技术要求都非常低。我国小水厂特别多,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小品牌的质量很难保证。”
相对于瓶装天然矿泉水包装上的说明事项,瓶装纯净水包装上没有水质、成分等介绍,只标注了常规的生产制造商、生产日期等基本内容。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的产品在选购时,很难通过包装上的标注内容进行比较。对此,赵飞虹建议,购买纯净水时,尽量选择大品牌。尽管大品牌偶尔也会出现问题,被曝光,但其受到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大,同时大企业的生产管理较规范和严格,人员的技术水平高,因此产品质量稳定性高。 矿泉水采用不同标准体系
对水源地要求严格,检测指标主要针对矿物质,很少涉及污染物等指标;矿泉水分为8种,但消费者无法区分
天然矿泉水主要是在地底或岩层深处自然涌出来或是经过人工开采出来,并未受到任何污染的水。因为在地底或岩层下经过了多年的涌动、转移等而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及二氧化碳气体;在一般情况下,矿泉水的化学成分、水温、流量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但是,要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标准,必须含有国家规定的天矿物质及限定指标,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08)。
我国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08)标准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与旧标准相比,变化较大的是去掉了一项界限指标溴化物,这是因为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溴酸盐列入“可能对人致癌的物质”。含有溴化物的矿泉水企业采用臭氧杀菌工艺后水中很容易产生溴酸盐,我国为了与国际矿泉水标准接轨,在修改国标时限制了溴酸盐。
记者比对《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08)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发现,矿泉水标准中的某些指标比饮用水中的指标要求低。比如,矿泉水浑浊度规定为小于等于5即可,而饮用水规定浊度为1,最低要求为3。那么,是不是矿泉水标准低于饮用水呢?
实际上,两个标准没有相关性,比如矿泉水水源地、水厂和检测都有自己的规定和标准。赵飞虹说:“矿泉水与饮用水两个标准无法比较谁高谁低,矿泉水标准中的相关内容主要由地矿部门起草,而生活饮用水标准主要由卫生部门制定。地矿部门不了解人体状况,卫生部门又不了解地质结构,未来,矿泉水标准应该由两个部门有效沟通后制定。”
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体系沿用前苏联的,主要针对矿物质,对某些矿物质标准有所放宽,也很少像饮用水标准那样涉及污染物等指标。而欧洲的矿泉水指标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规定的较全面,对矿物质有最高限量,无论矿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前提都要保证安全。
饮用水指标大多针对有机物,矿泉水在这方面检测很少,怎么保证安全呢?赵飞虹介绍,矿泉水对水源地要求更严格,不是所有水源地都可以生产矿泉水。与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不同,矿泉水水源地的勘探对环境、地质结构等都有要求,需要经过一年的勘测期,要经历丰水期和枯水期等不同时期,水温要保持恒定,水质水量也要恒定。这些要求是饮用水水源地没有的。
业界普遍认为品质较好的昆仑山矿泉水,对水源地的要求就很高。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经过10年的勘测,矿泉水选择海拔6000多米的昆仑山玉珠峰作为水源地,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矿泉水工厂之一。昆仑山矿泉水对水源地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建立四级水源地环境防护体系,防护面积达到11.15平方公里。同时,坚持在水源地生产,昆仑山采用国际先进的德国克朗斯设备,在高度清洁的条件下实现吹瓶、灌装、封盖一体化技术,每瓶水出厂都要经历232项严格标准的检验。
按照不同的地层结构,我国矿泉水分为不同种类,这种分类方式也是由地矿部门制定的。旧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1995)中,有9项界限指标(除溶解性总固体指标),新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08)中,去掉溴化物指标后,变为8项界限限值(除溶解性总固体指标)。只要达到这8项限值(除溶解性总固体指标)的任何一种,就可以称之为矿泉水,这8种矿物质哪种含量最多,就属于哪个类型的矿泉水。另外,即使其他指标都达不到界限限值,只有溶解性总固体达到界限限值规定,也属于矿泉水。
“除了溶解性总固体,我国对矿泉水包装上其他矿物质成分的标注并没有强制规定。”赵飞虹说。由于不同品牌的矿泉水标注的成分种类也不同,消费者根本无法区分属于哪种类型的矿泉水。
许多消费者认为纯净水没有矿物质不利于健康,因此产生了矿物质水,矿物质水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化合物,例如氯化钾、硫酸镁等。消费者常常把矿物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相差极大。矿物质水与纯净水一样,都是以自来水为原水,经过纯净化处理。不同的是,矿物质水在处理后要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
我国在矿泉水研究方面十分欠缺,我国还没有一份报告研究水中的某些物质对人体的健康的关系。同时,饮用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也不能过高,如果溶解性总固体超过1000mg/L,每天饮用500ml~1000ml即可。比如,捷克品牌萨奇苦味矿泉水,由于矿物质含量极高,合计含量3.3万mg/L,公司规定日常养生保健为睡前饮用100ml~150ml。
另外,我国在矿物质水的标准制定方面也有欠缺,目前规定人工矿物质要依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的规定限量添加,并没有关于矿物质水的统一标准。山泉水采用啥标准?
我国在山泉水标准方面存在法律缺位,现在仍然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只有地方标准
山泉水是介于纯净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之间的一大类水,水源可以来自雪山融化的水、雨水或是湖泊水等,所含的矿物元素比纯净水高,比矿泉水低。
然而,这几类水中,纯净水和矿泉水均有单独标准,矿物质水虽然缺少统一标准,但对矿物质的添加量也有规定,山泉水的矿物质含量却没有严格要求。
我国在山泉水标准方面存在法律缺位,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饮料通则》(GB10789-2007)中,对各种包装的饮用水都有定义,唯独缺少对山泉水的定义。由于缺乏定义,山泉水的名称在商家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山泉水水源多裸露于地表,不符合天然泉水水源未受揭露的要求;若要视为其他天然水,又与一些来自天然湖库或水井的地表水无法区分,因此,很多厂商也刻意利用这个情况,把未经过山体净化的产品也称为山泉水。
山泉水长期面临“没有适用标准”的尴尬,不合格的山泉水曾一度充斥市场。对此,有些省份出台了地方标准。比如,在山泉水占包装饮用水销量三成以上的广东省,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广东首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饮用天然山泉水标准》。新标准参照《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1995),将强制要求山泉水的水源地、标签标注、产品出厂检验等,并对被定为潜在致癌物的溴酸盐、体现卫生质量优劣的菌落总数等理化指标进行严格限量。
记者在我国瓶装水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农夫山泉瓶装水包装上发现,其标注的是饮用天然水。由此看来,农夫山泉只是一个商标,实际为天然水。国际瓶装水协会(IBWA)定义天然水为瓶装的,只需最小限度的处理的地表水或地下形成的泉水、矿泉水、自流井水,不是从市政系统或者公用供水系统引出的,除了有限的处理(例如过滤、臭氧或者等同的处理)外不加改变。它既去除了原水中极少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又保存了原水中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据赵飞虹介绍,农夫山泉采用的就是浙江省地方标准《瓶装饮用天然水》(DB33/383-2005)。从标准来讲,企业标准应高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
记者曾致电农夫山泉全国统一热线询问标准情况,热线接线员给记者公关部门的传真号码,表示如果有问题可以发传真过去,将得到回复。但记者传真联系采访,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农夫山泉的官方网站上显示,在全国共有4个水源地,分别为浙江千岛湖、湖北丹江口、广东万绿湖和吉林长白山,前三者均为地表水库水水源地,第四个为天然矿泉水水源地。赵飞虹表示,虽然农夫山泉可以保证不同水源地产品都达标,但由于长白山水源地为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其产品品质更好。赵飞虹曾经去过农夫山泉千岛湖水源地的取水点,她说,千岛湖近年来经常出现藻类污染,位于千岛湖取水点的工厂采用了纳滤膜工艺,这种工艺过滤能将水中的藻类等有机物有效去除,保证了水质,但也过滤掉了大部分矿物质,使其与纯净水均属于软水的范畴。